下载此文档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数与代数”的教学应更加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探究和运用数学能力的发展。还指出:要探索并了解运算规律,能运用规律进行一些简便的计算。除法的性质在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创造和发现除法的性质?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将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我提供了“老师坐动车”的生活场景。在课堂上,我更加关注“数学味”,从动车票引出生活事例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猜想、举例、验证等数学思想方法,自主探究除法简便计算的规律,还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43的内容。
学情与教材分析
连除的简便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及减法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整数四则运算的一些简便运算。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教材通过典型的、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简便运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的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验证-应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法的性质。
难点: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领导、老师到我们龙岩,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
出示:厦门有15所课题学校参加会议,如果每个学校派来4位教师,买动车票一共用去3600元。
⑴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选择问题:每张车票多少钱?
⑵解决问题
①让学生列式计算,说解题思路。
②观察、比较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导入新课。
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除法的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创设动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步感受简算的乐趣,为探究连除的简便运算作知识与情感的铺垫。】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⑴观察比较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⑵是不是所有的连除算式都存在这样的规律呢?

⑴四人小组合作,出示活动要求:
①试一试:写几道这样的算式;
②算一算: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③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⑵展示汇报。
让部分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小组内写的算式,说一说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eryka98
  • 文件大小89 KB
  • 时间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