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需要尊重.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育需要尊重
【摘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家长和学生也不例外。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应如何尊重家长、尊重学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教育尊重家长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075-01
教师只有尊重家长才会让自己的教育更有意义,才会让社会认同自己,才会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然后是尊重学生、满足他们被尊重的需要,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主体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主人公地位,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如何尊重家长
我们有时会听说某某老师被家长告了,家长想反映的问题一定是他认为无法容忍的,或不可忽视的。无论怎样,反映问题是家长的权利。家长常对老师反映问题,这是出于信任,在接待家长时,首先应表示尊重。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应允许家长反映的问题与实际有出入,理解家长看问题存在偏差,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形成大概有以下几种:(1)孩子说了假话,但是父母缺少了解,对具体情况也缺少分析与判断;(2)学校应做的工作没有做好,造成家长不知道事情的缘由,剥夺了家长的知情权;(3)家长与学校感情对立,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所作所为都持怀疑态度;(4)反映情况是真实的。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应认真对待,让他们理解。教育中家长都需要被尊重。这样才会让全社会认同老师的做法,让家长理解到老师也是希望孩子更优秀。
二如何尊重学生
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新课改要求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只是责任和义务的不同,在人格上则是完全平等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主、独立的意识日益加强,他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教师给予自己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这种被尊重的需要是与学生心理和生理所具有的特殊敏感性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注意教育学生的艺术,尤其是批评的艺术。作为教师,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出有损学生人格、伤害其自尊的行为。适度的惩戒不是不可以,它也是一种尊重,惩戒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表示否定,让他们感到羞愧、悔恨,从而改掉不良习惯。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先审视自己是否把学生放在了和自己平等的位置。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合理的惩戒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如果我们明知学生错了,还在尊重的名义下迁就他们,那是真正的不尊重学生,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学生需要的是宽容而不是纵容,为师者应把握好“尊重教育”的尺度。
其次,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我们每个人才能成为独特个体。通常,让教师倍感头疼的是学生差异太大。转化差生是教育者的责任,对个体而言差生可以转化,但对群体而言是难以转化的。每个班都会存在差生,更何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差,而只是在某一方面暂时落后而已。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就应做到:教学中不应要求学生在各方面平均发
展、成为同一模式的人,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他能够从似乎都差不多的学生中,发现每个人特有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和志趣,大胆地让每个人的

教育需要尊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jmvg9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