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诗歌形象鉴赏公开课教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高考备考专题复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教学楼五楼会议室
授课班级:高三(6)班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
3、学习诗歌形象鉴赏方法,培养理解与分析能力,知识运用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与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典型例题及训练题,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学会规范回答诗歌表述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感
落实新课标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学会规范回答诗歌表述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导学训练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
三、实施步骤
(一)知识回顾:
,给学生三分钟,让其复习诗歌意象的相关概念。
,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
形象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诗歌的形象,包括三个方面:
人物形象
A诗歌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
B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如《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旅夜抒怀》中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
事物形象
就是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咏物诗”,即托“物”言志诗。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意象
也即诗歌的艺术形象,是意(作家情思)与象(诗歌中人、景、物)的融合。是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或具有深刻寓意的形象。意象是诗歌语言与情感的中介,因此,通过筛选、分析诗中所用意象,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
意象的特点有二:
(1)意象内涵的固定性(某些有特定的含义)
如:流水(愁多、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
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2)内涵的丰富性
①同一意象,不同内涵
如:云(白云/黑云/青云/闲云/孤云)
②同一内涵,不同意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诗歌形象鉴赏公开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