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成果展示
辽源市第二实验小学丁黎黎
我展示的作品名称
威尼斯的小艇
授导型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计划
我的作品内容包括
目录
授导型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计划
我的作品出色的地方
我的作品还需改进的地方
我的作品最出色的地方
1、更加注重对学习者和学情以及教材的分析;
2、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教学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设计合理;
4、应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的作品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设计不够精炼,整个演示文稿的设计不够生动,内容应再丰富些,教学过程中激励的方法过于单一,师生交流不够。
教学设计表
学科语文授课年级五年级学校辽源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姓名丁黎黎
章节名称
《威尼斯的小艇》
计划
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1、安排2学时 2、《威尼斯的小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异国风情。课文语言优美,内容易懂。
学习者分析
1、本班52名学生,大多数同学有进取心,上课能专心听讲; 2、本班学生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学生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1《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写景散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是教学难点。,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如看威尼斯的照片、放映幻灯片等,与课文学习相配合,更便于学生理解。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4-6自然段并背诵。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以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领略水城威尼斯的独特风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了解小艇的特点2、学习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解决措施:给学生创设一个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初步感知威尼斯独特的风光和小艇的特点。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2、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解决措施:。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2.、品赏夜景,全面感受威尼斯。
教学设计思路
文章浅显易懂,语言生动优美。本节课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让朗读成为学习、探索的重要手段,并在熟读基础上画出小艇的样子,演示小艇在河上左拐右拐地行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小艇与人的关系,扮演游人、船夫,说自己的体会,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的理论
引导发现式教学
引导发现式教学
知识点
学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作者简介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写作方法
能够了解作者、能够流利读出字音、解释词语学会运用文中的说明方法
多媒体计算机、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多媒体显示有关威尼斯的图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理解课文。
教
学
过
程
一、播放威尼斯风光片,导入课文:
看完后,提问:你知道这是哪儿吗?(板书课题:13、威尼斯的小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3课,你们想,课文会写些什么?(让学生质疑,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自由发言。 师(过渡):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第2、3自然段,感受小艇的独特: 1、对小艇样子感兴趣的同学读第2、3自然段其他同学用笔画出描写小艇特点句子; 2、根据你画的写小艇的句子,谁能在黑板上画上小艇的简笔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画(通过“读”的吸收,“说”的表达,帮助学生积累课本中规范的书面语言。) 3、句子比较:师出示一个句子:“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船头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这句话与书上第二自然,哪句好.
4、 朗读感悟: 小艇行动轻快灵活,坐在里面是那么舒服,谁能用读的方式告诉我们。(让学生充分地读,借助正确地感知语言材料,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可以培养学生顺畅的语流和敏锐的语感。) 5、 生评价: 师过渡:小艇的样子真是奇特,坐在里面也非常舒适,充满情趣,这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谁能用一个词说明。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 小组读第4自然段,你认为船夫驾驶技术好在哪里? 2、 合作操作: (1) 同桌轮流做船夫,以桌面代替河面,文具盒、书本当船只,一人演示,一人配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动手操作中领悟课文内容。) (2) 指
辽源市第二实验小学丁黎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