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研究性课题
《近代潮汕地区著名历史人物探究》
指导老师:杨淳
成员:吴铿生
班级:高一(7)班
课题背景说明
讲述历史离不开历史人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并不否定领袖、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往往会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发生重大影响。
自古以来,潮汕地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近代在各个领域更是涌现一大批杰出人物,如丁日昌、方方、杜国庠、洪灵菲、冯铿、郑正秋、蔡楚生、陈波儿、秦牧等。尤其有不少文化界著名人物在全国的知名度甚高.
二. 研究目的
正确地实事求是地给以叙述和评价一些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对历史上某些反面人物,进行分析批判。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互联网、访问、实地考察等形式,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力,收集有关资料
高一上学期第16周至下学期第13周
写出一份较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
潮州近代史著名人物—吴忠恕
“杨吴相斗,害死程厝铺”是流传在今广东省潮州市彩塘镇的古俗语。讲述的是在清咸丰年间彩塘吴氏和杨氏两大家族争斗,却累及与两家都有亲,地理位置夹于两家的程氏门楼。人们常用此比喻无辜人的无奈,但为何会出现这句的古俗语呢?在此间两家又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两家起毒誓永不通婚?而一个小小的吴家在清末又发生了什么震惊朝野的大事呢?
『历史背景』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五月洪秀全下令,各地会众于十月初一到桂平县金田村团营。2万多会众齐集金田村,他立即按军事编制组织起一支起义大军。十二月初十,洪秀全在金田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天国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潮州府属各县农民积极响应聚众起义
咸丰二年(岁壬子,1852) 秋多雨,海阳潘刘堤决口,揭阳的桃山、地美等都均成泽国。加上苦雨连旬,号泣之声遍野。咸丰三年(岁癸丑,1853)
六月,大水决堤,海阳南厢潘刘堤冲溃百余丈,东厢上游堤也溃。是月丰顺、大埔也水灾严重。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大背景,加之海阳县连年水灾,天灾人祸注定此时此地这场农民起义的发生。
『起义过程』
1855年五月十五日,海阳彩塘乡吴忠恕,聚众数千人,开旗举事,谋攻府城,因城中有备而转攻澄海县城和龙溪都。,,攻城略地。响应者前有澄海王兴顺,鹳塘陈阿十;继有潮阳郑游春,揭阳李如珠、黄宝丰、洪阿拔等。其活动地域以海阳、澄海两县为中心,旁及揭阳、饶平、潮阳、惠来等县。在这期间,地方官吏左支右绌,穷于应付;乡族之间合纵连横,尔争我夺;城市绅民终日惶惶,保安团局于是应运而生。这次起义潮州府地方上的影响远在前此的潮阳黄悟空、后此的揭阳林元剀两次会党起义之上。
做为当时一个小小的海阳县农民,吴忠恕又如何能担任农民起义的头领呢?据《潮乘备采录》载:“忠恕本海邑彩塘乡细民,少无赖,富于财,喜交结匪类”“少无赖”指头开赌场,做庄家。“富于财”指其灵活多变,能多赢利。“喜交结匪类”指他多交朋友。他的职业和经历使他见多识广,有胆识,有能力担任农民起义的头领。从民间故事《三气老鼠太》我们可以很直接看出他这种豪迈,有胆识,不畏强暴的性格.
有一天,吴忠恕下田回來,从陈家门楼经过,见陈二伯
潮汕农民起义第一人吴忠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