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
王小平
【摘要】  目的  通过了解儿科护士夜班工作状况与体验,分析压力源,采取相应对策,
减轻其压力,在为患者更好服务的同时,维护护理人员的健康。方法  对本院曾经和现在仍在小儿科工作的共40名护理人员进行访谈与交流。  结果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存在多种压力:工作繁重,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倒班频繁,难以得到患儿家属的理解与尊重,社会地位地下,得不到领导和同行的理解与尊重。结论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存在诸多压力,可以通过提高护士的素质,领导合理的安排,多方的关注,减轻压力,更好的工作。
【关键词】儿科护士  夜班  压力源    对策
儿科护理作为一个职业,有其特殊性,不仅24小时值班,而且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前临床护士大都不愿上夜班,更不愿意在儿科上夜班。我们用现象学的研究法,从人文关怀角度对儿科夜班护士进行访谈,探索其压力与有关的解决办法,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充足的休息时间,减轻压力源,维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我院41名护理人员41名中其中33名先后曾在儿科工作,其余7名现仍在儿科工作。年龄20—25岁10名,25—30岁10名,30—50岁20名。现在儿科工作的7名护理人员中20—25岁2名,25—30岁1名,30—50岁4 名,其中大专学历3名,中专学历4人。儿科工作时间为2—15年。
 方法 
采用逐个访谈,进行沟通与交流,最后总结分析。
2   结果 
经调查造成儿科夜班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工作较繁重,担心不能很好的完成,唯恐发生差错事故。
由于夜班护士值班只有自己一个人,必须独当一面。小儿的发病特点恰恰是在夜晚多见,好多患儿之前没有一点儿症状,家长不容易发现,到了半夜就开始发烧,病情来势凶猛,情况紧急。小儿是家庭的太阳,家属的期望值一般都会很高,而其血管比较隐匿,静脉穿刺难度大,晚上灯光下难度比白天更大,又难以配合,给值班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护理人员缺乏,倒班频繁,长期睡眠不足,打乱了正常的人体生物钟。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的影响愈加明显,睡眠质量下降,脾气变躁,敏感,记忆力减退,易衰老,疲乏无力,精力不足,惧怕上夜班,出现疲劳、恐惧综合征。
  社会地位低下,工作无成就感,得不到社会的认同。
我国护理专业起步较医疗专业迟一些,缺乏相对独立的、具有权威性的护理管理与监督体系,护理仍然相对从属与医疗,社会上甚至有人认为护士上班时间长了就可以转成医生,对此不得不常常进行解释。儿科夜班护士工作辛苦,成就感低,心理挫折大,易致护士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心态。
儿科护士自身素质有待于提高。
护理学发展到今天,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一直到近几年才设有护理高等学院,98%的护理人员接受的是中等教育,起点低,知识面窄,无论专业知识还是其他方面的知识都较匮乏,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3 讨论
  针对以上压力源采取相应对策,减轻儿科夜班护士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儿科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相当的实际经验,方可在患儿啼哭,家属焦灼,光线欠佳的情况下做到一针见血。医院或科室领导可以组织进行定期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年轻护士

儿科夜班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