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3 The Theories of Adjustment Balance of Payments
13、1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The Elasticities Approach)
13、2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The Absorption Approach)
13、3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The ary Approach)
自动调整机制(Automatic Adjustment Mechanism)
价格调整机制
收入调整机制
弹性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13、1 The Elasticities Approach
一、理论背景(Background of the theory)
20世纪30年代后,金本位制全面崩溃,各国纷纷实行货币贬值,汇率波动频繁。
二、代表人物:Robinson(England)
三、主要观点(Main View)
在进出口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当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即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货币贬值能发挥其改善贸易收支,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四、假设条件(Assumption Terms)
五、分析(Analysis)
六、政策有效性(Effectiveness of the Policy)
七、评价(Appraisal)
Assumption Terms
1、其他一切条件(国民收入、价格、利率)不变;
2、进出口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
3、没有资本移动,即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
4、汇率是由一国货币当局决定的。
Analysis
1、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
∴B=CA=PX QX-R PM’ QM
其中,PX、PM’—分别表示以本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和以外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
R—表示汇率(直接标价法);
QX、QM—分别表示本国进出口商品的数量。
又设,EM 、 EX—分别表示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
R
PX
PX/R
EX>0时,QX
PXQX
CA
EX=0时,QX不变
PXQX不变
CA不变
R
PM’
RPM’
EM>1时,QM
RPM’QM
CA
>RPM’
EM=1时,QM
RPM’QM不变
CA不变
=RPM’
EM<1时,QM
RPM’QM
<RPM’
CA
结论: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不确定,由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决定。
2、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设,PX’、PM—分别表示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及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
∵B=CA=PX QX-R PM’QM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变动的影响,可用等式两边对R求导来反映,
即,dCA/dR = PX d QX /dR-PM’QM-RPM’dQM /dR
又∵PX’=PX/R , PM=PM’R 且,PX PM’不随汇率变动而变动
∴d PX’/PX’=-dR/R d PM /PM=dR/R
又因为,EX=dQX /QX÷d PX’/PX’=- dQX /QX÷ dR/R
EM= dQM / QM÷dPM /PM=dQM /QM÷ dR/R
因此,dQX =-EX QX dR/R dQM =EM QM dR/R
∴dCA/dR= -EX QX PX/R -EM QM PM’-PM’QM
若开始时,CA=0,即PXQX=PM’QMR
则, dCA/dR= -EX PM’QM-EM QM PM’-PM’QM
要使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则dCA/dR>0
∴-EX PM’QM-EM QM PM’-PM’QM >0,即-EX -EM >1
若EX、EM取负数,则上式可表示为:
︳EX+EM ︳> 1
此即为“马歇尔—勒纳条件”,它表明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时,只要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则货币贬值可发挥其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Appraisal
1、作用
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能改善国际收支的片面看法,指出了只有在一定的进出口供求弹性条件下,货币贬值才能改善国际收支,具有现实意义。
2、缺陷
⑴忽略了货币贬值引起的收入效应,因此是局部均衡分析;
⑵假设贬值不改变国内外价格,不符合实际;
⑶没有考虑国际资本移动的影响。
13、2 The Absorption Approach
一、理论背景(background)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在西方占据主流地位,以及二战后,国际收支问题成为各国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提出者:Alexander (1952年)
三、基本思想(Basic Idea)
四、假设条件(Assumption Terms)
1、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
2、非充分就业条件下,价格不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