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板”实验报告
——生产作业管理期末实验
指导教师:王明舰教授
组别:第5小组
组长:杨常新(10628409)
组员:陈丰辉(10628161) 胡炜(10628207)
陈立洲(10628166) 黄佳玮(10628210)
周鹏(10628460) 邢向飞(10628396)
周静波(10628458) 叶征(10628415)
执笔人:杨常新(10628409)
实验日期:2007年5月23日
报告日期:2007年5月26日
生产前报告
人员安排
按实验材料说明,将我们组的八位同学做如下安排:
质检组:2人叶征周静波(如有可能帮忙领取材料、传递产品,如不行,则由机动员负责
)
生产组:6人 A组:陈立洲黄家玮工序1、2、4、5
B组:陈峰辉胡炜工序7、8、9、10
C组:周鹏工序3、6
D组:杨常新邢向飞工序11、12
二、生产安排
生产体系:原则上按照生产—库存模式来组织生产,再结合订单的变化做出调整
车间布局:采用U型布局,即四个生产小组面对面座在一张桌子两边,一边两个小组
生产流程图、信息流程图:
A组 2人
工序1、2、4、5
D组 1人
工序11、12
检验
C组 1人
工序3、6
B组 2人
工序7、8、9、10
原材料
半成品
半产品
半成品
成品
原材料短
缺信息
原材料短
缺信息
原材料短
缺信息
需求信息
需求信息
发出采购原材料信息
管理体系
生产流程按上图进行,其中D组为关键点,负责:
产成品的检验、输出
外部需求信息的传入
向外采购原材料
A组B组的生产不分类型,对三种产品都是一样的,可在内部2人中在进行分工,每人两道工序。
C组D组的两道工序要区分三种产品的不同,并根据库存、需求决定生产何种产品。
信息流程图: 见上图
应变措施
原则上按库存决定生产,但要根据需求做出适时调整。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对各工序的人员进行调整。
一定要保证质量,争取不出现顾客退货,或残次品。
两位质检组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本小组的经济核算。
生产中报告
在实验开始前,胡炜同学加入我们组,所以我们组由8人变为9人。在下午2:30我们小组先到实验地点集合,进行了实验前的最后一次演练,利用手中已有的原材料,模拟生产了一次,并结合实际场地特点,对生产前报告中的计划进行了相应修改。
人员安排:
质检组:1人周静波
生产组:6人,工序精确到人,按先后顺序做如下调整:
A组: 陈丰辉:工序7、8 胡炜:工序 9、10
B组: 黄佳玮:工序1、5 陈立洲:工序 2、4
C组: 周鹏:工序3、6
D组: 杨常新:工序11、12,残次品检查
采购、核算组: 叶征:负责原材料采购,随时核算小组已用成本,剩余金额,利润
等财务数据。
邢向飞:负责监控整个生产,但不参与生产。根据发布的各期订单、小组的库存和生产进度,给生产组发出指令,决定生产红、黄、绿三种产品的数量;统计各种原材料的短缺数量,向叶征发出采购指令。
二、生产安排
1、生产体系:原则上按照“生产—库存”模式来组织生产,再结合订单的变化做出调整
2、车间布局:采用U型布局,即生产小组的六人面对面座在一张桌子两边,一边三个人,采
面包板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