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古德寺建筑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古德寺建筑文化

【摘要】
中国论文网/2/view-
湖北省武汉市古德寺建于清光绪三年,圆通宝殿(大雄宝殿)构思独特,造型优美系全国唯一仿印、缅、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古德寺的圆通宝殿将多种建筑文化融合为一体,体现了多种文化的融合现象。
【关键词】
古德寺圆通宝殿建筑文化
武汉的建筑最大的特征就是传承了汉派文化“兼容并蓄”、“杂糅南北”的特点。他是实用主义的,不论东西南北,凡是适合的都为我所用,并无顾忌。因此,武汉建筑文化也是兼容并蓄的。
一、古德寺基本概况
(一)区域背景
湖北省省会――武汉市是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武汉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城市。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存着许多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的古近代建筑。古德寺是武汉市众多优秀佛教建筑中的一个。
(二)地理位置
古德寺位于武汉三镇之一的汉口黄浦路上滑坡74号,临近长江二桥,南面是黄浦路,西面是工农兵路。
二、古德寺多种建筑文化的融合体
古德寺是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圆通宝殿是古德寺最主要的建筑,圆通宝殿为单层方形布局。作为汉传佛教寺建筑,人们为什么会看到印度、缅甸和欧洲建筑的影子呢?
究其原因,到现在为止仍没有权威的解释。但我们从建筑文化方面来看,古德寺是多种建筑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体。任继愈先生曾提出四种文化现象:即1、文化的继承与积累现象;2、文化的衰减与增益现象;3、文化的势差现象;4、文化的融汇现象。古德寺的圆通宝殿正是第四种文化现象。
古德寺的圆通宝殿所体现的建筑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伊斯兰建筑风格
古德寺圆通宝殿的两个门框都是花瓣型卷,材料以石材为主,对称的造型,单调的色彩,简单的线条。相对于屋顶的圆雕和正立面的浮雕,门框没有过多的修饰,简约而不简单,从这里可以让我们看到伊斯兰艺术重意境,主旨是真正的永恒。
伊斯兰教建筑文化在中亚,东南亚等地都有广泛的影响。伊斯兰建筑大部分都是表现对知识和信仰的热忱,而这种理念随着建筑文化的传播而被传播。
(二)仿缅甸建筑风格
圆通宝殿是世界上仅存的两座仿缅甸“阿难陀寺”建筑风格的佛教建筑之一。而充分体现仿缅甸建筑风格是在圆通宝殿顶部九座佛塔造型。中间的主塔象征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外围四座象征四大部洲,靠近中间的四座象征佛的四智。
(三)仿印度建筑风格
圆通宝殿正面两侧立柱柱头为狮象浮雕造型,主要参考了印度阿育王柱式柱头造型。南传佛教中,狮子比喻人中杰出人才、精神领袖,象征信心与勇气,大象则是力量的象征。在圆通宝殿柱头大象以柱身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分布,背对而面。狮子头挺立柱身正立面。造型细腻,
(四)仿欧洲建筑风格
1、仿古希腊建筑风格
古希腊建筑中最为突出的是神庙建筑,长方形的神庙四周围绕一圈柱廊,柱子作为神庙最重要的建筑构件,是古希腊建筑不可或缺的。在古德寺圆通宝殿大殿周围采用了柱廊式建筑布局,柱式为古希腊基本的柱式之一―爱奥尼式。爱奥尼柱式又被称为女性柱,具有优雅高贵的气质,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2、仿哥特式建筑风格
圆通宝殿外立面由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往里有修长的柱式,每个拱�恢�上开了一大两小的三个圆形花窗,不同大小的花窗,

浅析古德寺建筑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345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