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穆公亡马有感
李增泓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
译为现代汉语是:秦穆公曾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秦穆公的官吏追捕到了(食马的人),想按照法律来处置他们。秦穆公说:“我听说有德才的人说不因为畜生而杀人,吃骏马的肉不喝酒是要死人的。”于是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的走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咱们可以用出力为君王拼死作战,来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于是冲散了包围,穆公终于幸免于难,并打败晋国,抓了晋惠公回来。这样的道德行为做出来,必然会有好事回来。
秦穆公作为国君,对百姓宽容豁达,为人宽厚,不计得失,豪放阔达,能以德报怨,不为所失去的马迁怒于那些野人。胸怀宽广,能体恤百姓。一旦国家有难的时候,百姓就会知恩图报,挺身而出,冒死献力;对百姓宽容豁达,是收拾民心的有效办法,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作为普通人,如果能做到对人宽容豁达,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发时候,人们也同样会竭尽全力帮助你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容人所不能容,忍人之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有胸怀,有魄力,豁达,不拘小节,做事从大处着眼。他们不斤斤计较,不纠缠于琐事。他们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地去做他们认为该做的事,所以他们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过于严肃的面孔容易让人
读秦穆公亡马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