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土地流转视野下的农民社会保障对策.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村土地流转视野下的农民社会保障对策
摘要: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社会保障状况,一直以来都影响与制约着当地劳动力流动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有鉴于此,唯有切实健全完善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能力保持适应的现代农民社保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提升农民社会保障力度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民;社会保障
依据一项统计,当前我国完全丧失土地或者部分丧失了土地的农民数量达到了4000万至5 000万之多,其中至少有30%的人处在无业或者下岗的状态下。一旦依据如今的征地制度和经济发展状况来测算的话,到了202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人数就会达到7800万人之多,其数量为现有农民总数的10%以上。实际上,土地在我国广大农村依然具备了相当强的综合保障性功能,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均被列入其中。就各地的实际状况而言,失地农民群体中只有非常少的人员能够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保待遇。可以说,失地农民既不同于普通农民,又迥异于城镇居民;既不再拥有土地层面上的保障,也不再拥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处在社会保障
领域的真空之中,从而成为一个边缘性的群体。我国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历来就有口粮田与责任田的差别。前者之所以设定,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农民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然而,因为目前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所采取的主要还是一刀切的办法,也就是使用征地补偿来取代土地所具有的保障能力。更加让人忧心忡忡的则是因为目前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够规范,在收益的分配上也不够合理,导致土地流转的效益常常难以真正惠及普通农民,以至于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最起码的生活保障。
一、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是农村土地流转迫切需要得到扎实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以支持。切实可行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是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摆脱土地的制约,无后顾之忧地实现土地流转的重要依托。一旦缺少可靠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也就难以保障土地流转的顺利实施。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落实,就需要切实满足两大条件:其一是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能非常便利地进入到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之中,而且其家庭收入必然会极大地超出农业方面的收入。其二是农民群体在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失业之后,其所拥有的社会保障能为其有效解决生、老、病、死、残等各类变故所造成的风险,从而让生存能够有充分的保障。以上两大条件我国当前情况下尚难以得到保障,这样一来就严重地影响到我国农村土地的顺利流转。
另一方面是要健全完善农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形成保障土地流转的合理长效管理体系。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主要处于农村之中,属于被动的市场。农民在土地上只能被动地租用一些土地,剩下的土地或者一定要在家进行经营,或者就要选择搁荒外出务工。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群众外出打工失业之后最后还是要靠收回土地以维持生活,从而让已经流转出去的土地再度回到农民群众的手中。可见,健全完善针对农民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配套性制度。可从以上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来研究农民社会保障对于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体系建设所具有的积极促进作用。完善的农民社保体系能够让其真正摆脱土地的制约,从而不再单一地依赖

农村土地流转视野下的农民社会保障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