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HDD
【关键词】皮炎;皮肤科用药;中药;治疗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hormone dependence dermatitis,HDD)是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简称,是因颜面部长期反复不当外用激素引起的皮炎。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潮红,或上覆粟粒样红色丘疹、脱屑、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自觉面部皮肤瘙痒、灼热、疼痛、紧绷感。近年来,由于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和含有糖皮质激素成分化妆品的不规范和长期应用,导致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顽固难治愈,目前已成为医学专家们关注的焦点。现报告笔者最近诊治的一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复习。
病例简介
刘某,女,26岁,2012年10月8日初诊。主诉:面部反复起红斑、丘疹伴瘙痒1年余,潮红、脱屑近3周。
1年余前,患者面部起红斑、丘疹,自行购买氟轻松软膏外用,搽后症状好转,此后面部出现皮疹即使用氟氢松,之后又自购皮炎平、艾洛松等使用,用药后症状缓解,停药数天后皮疹复发,且渐加重。近3周来,患者面部皮疹再次增多,出现潮红、上覆散在的粟粒样红色丘疹,外用上述药膏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前来就诊。诊见:颜面部弥漫性潮红伴细碎鳞屑,轻度肿胀,散在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毛细血管扩张明显。患者自觉颜面部皮肤瘙痒、灼热、紧绷感,遇热、风冷加重,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西医诊断:激素依赖性皮炎。
中医辨证属毒热之邪外侵皮毛,阻于肌腠,内入营血,热伤血络。治以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处方如下:防风10 g,浮萍10 g,蝉蜕10 g,黄芩10 g,白茅根30 g,赤芍15 g,生地15 g,连翘10 g,蒲公英15 g,薏苡仁30 g,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同时配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3粒,口服,3次/d。
半月后,患者面部肿胀消退,灼热、紧绷感消失,瘙痒减轻,面部潮红、干燥、脱屑,将上方去除蝉蜕、蒲公英酌加知母10 g,地骨皮10 g,玉竹10 g继续服上方3剂后,上述不适基本消失,面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
讨论
概念及病因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简称。外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制剂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因其治疗皮肤疾病具有抗炎、止痒、起效快等特点,逐渐成为皮肤科外用制剂中的主要药物。但其抗炎作用只是抑制炎症反应,而非治愈炎症,不正规的激素滥用,一旦停药,原发病就会复发或恶化。当重新外用激素后,上述症状或体征很快消退,再度停药,迅速再发,且比以前更加剧烈,一般药物很难控制,迫使患者长期外用激素导致皮肤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称作“激素依赖性皮炎”。
随着各种强效激素制剂的不断问世,加之患者及医生的不规范用药,导致误用或滥用激素外用制剂(药膏或含有激素的祛斑、祛痘、美白等功效性护肤品)的现象日渐普遍。因面部皮肤薄,血管丰富,药物经皮吸收快,尤其是强效或含氟制剂,即使用药时间短,也会很快出现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或萎缩等,所以面部较其他部位相比,更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皮炎。目前,该病已成为继湿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之后的第五大门诊皮肤病[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失调、烧灼感、萎缩纹、多毛、痤疮及酒渣鼻样皮疹。
中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hdd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