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国白蛾防治知识.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国白蛾防治知识
美国白蛾(秋幕毛虫,秋幕蛾)
【国内分布】我国辽宁、陕西、山东、河北省,北京、天津市有发生
【寄主范围及危害特点】
1、寄主范围
美国白蛾能取食317种植物(日本),230余种植物(欧洲),100余种阔叶树(美国),辽宁省调查,能取食的植物有94种,隶属于37科;主要为害落叶阔叶树种,包括许多经济林,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重要的如白蜡槭,糖槭,桑,苹果,梨,山楂,李属,蔷薇属,绣球花属,桦属,桤木,栎,胡桃属,柿,杨属,柳属,榆属和悬铃木等。也取食寄主树木附近的玉米、大豆、棉花、烟草、甘薯等作物以及一些花卉和杂草,但在大多数农作物上不能完成发育周期。
2、为害特点
幼虫常群集树叶上吐丝结网巢,在其内食害叶片。网巢有时可长达1米或更大,稀松不规则,将小枝和叶片包入网内,形如天幕,因常出现于仲夏到初秋,故称其为秋幕毛虫。1~2龄幼虫只取食叶肉,严重时全株树叶被吃光,只留下叶脉,整个叶片呈透明的纱网状,3龄幼虫开始将叶片咬成缺刻,4龄幼虫开始分成若干个小的群体,形成几个网幕,4龄幼虫末食量大增,5龄后进入单个取食的暴食期。整个幼虫期间取食量极大,造成植物长势衰弱,抗逆性低下,果实品质降低,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受害的果树,果实严重减产,有时导致当年甚至次年不结实。被害树木,由于树势衰弱,易遭蠹虫、真菌和细菌的侵袭,大大削弱其抗寒、抗病能力。幼虫嗜食桑、柞树叶,对养蚕业造成严重威胁。
美国白蛾多食性,繁殖力强,危害严重,一旦传入将难以控制,是林木、果树、行道树和农作物的危险性害虫。我国列为进境和全国农业和林业植物检疫性害虫。
【形态特征】
1、成虫:中型蛾类,雌、雄体长分别为12~15mm和9~12mm,翅展分别为33~ 44mm 和23~34mm。体躯纯白色,无其他色斑。复眼黑褐色;雌虫触角锯齿形,褐色;雄虫双栉齿形,黑色。前足的基部、腿节桔黄色;胫节、跗节内侧白色,外侧大部黑色。中、后足的腿节黄白色,胫节、跗节上有黑斑。雄性外生殖器抱器瓣半月牙形,中部有一突起,突起的端部较尖,阳茎基环梯形,阳茎端膜具微刺。
非越冬代成虫的前后翅绝大多数全为白色,仅雄虫的前翅有时有数个不正矩形的黑斑;越冬代成虫的前翅均有许多排列不规则的不正矩形黑斑,少数雌虫有1至数个黑斑。
雄虫翅斑变异有:7列斑型(2列基斑列,2列中黑斑,2列侧列斑,1列缘斑);5列斑型;4列斑型;少斑型(翅上只有稀疏少量黑斑)。
雌虫翅斑变异较小:有斑型和无斑型,有斑个体翅斑稀疏。
2、卵:卵聚产,数百粒连片平铺(单层排列)于叶背,上覆雌虫白色体毛。圆球形,;初产时浅黄绿色或淡绿色,有光泽,后变灰绿色至灰褐色;表面密布小刻点。
3、幼虫:幼虫有两型:黑头型和红头型,红头型仅分布美国中南部,其余地区和国家发生的均为黑头型。红头型与黑头型主要区别是:头部桔(柿)红色,胸腹部淡黄色而杂有灰色至蓝褐色斑纹,前胸盾、前胸足、腹足和臀盾与体同色,所有毛瘤桔红色,其上刚毛褐色而杂有白色;其余特征与黑头型相同。从第一龄起,两种类型幼虫的头部、前胸盾、臀盾的颜色即不同。
我国发现的黑头型有三种体色变异:普通型, 体背有一条黑色宽纵带。最常见的类型,数量最多;黄色型,虫体黄色,无黑色宽纵带,仅有黑色小型毛瘤;黑色型, 虫体全为黑褐色。
大龄幼虫体长

美国白蛾防治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eny000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