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与完善.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摘要: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生力军。但因为其规模中等或偏小,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因此,文章从我国目前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其具体情况,然后提出完善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9-0110-03
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已经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的逐步加深,这些中小企业却有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未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那就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许多业内资深人士认为,一个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92年开始,我国就开始推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1999年6月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正式启动。本文在分析我国信用担保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构建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
从国内担保业的法律环境来看,现行的担保法的立法背景是为了解决璋债务及保护银行的债权,立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对担保人的权益保护显然不够。担保机构往往需要承担百分之百的连带赔偿责任,使得担保机构在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根据国际惯例,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关系应建立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基础上,一旦发生风险,担保机构和银行都应当承担相应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整体性系统风险的作用,也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资金来源不稳定、工作难以开展的困难局面。
(二)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建设和运行中,政府往往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实际上是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而政府鉴于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是一种风险较高的中介业务,担心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与管理成本,然后由银行通过担保机构转嫁给地方政府,自然不会直接出面干预和解决。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对中小企业存在乱收费现象,内部留存的发展资金也倾向于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未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因此,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和运行中,政府的作用和影响要有章可循、较为严格地按照法律和政策运作的,出资和补贴也要有所节制。
(三)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控制手段较薄弱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着规范性差、财务数据不健全、信用意识薄弱、平均维持周期短、经营状况不稳定等不确定因素,严重制约了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担保风险评估和预测的准确发性,加上不具备易变现的合法资产提供抵押,也没有其他企业为其提供反担保,使得担保企业事前风险控制很难实现,担保机构通常采取放弃对其担保、投资或贷款。或者,由于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缺乏监管,对其日常资金状况不清楚,对其的事中控制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