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性
【摘要】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来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它对森林的危害和毁灭也非常强大,同时在治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艰巨,治理的时间也较长。而且对森林的生产以及林业生态效益也颇有影响,阻止了林业绿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营林的防止措施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十分重要,在此,笔者针对这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营林措施控制;营林混交林;森林病虫害
在林业工作中,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承担着林业的建设和重要的责任也是林业发展的保障。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止工作中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在加上全方位的防控,以营林防止的技术措施为基础,同时发展有利于林木生长的健康因素,在未形成灾害的情况下,运用科学合理的防御措施把有害生物控制,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健康生产的目的。
一、林业有害生物概念、危害及种类
所谓林业有害生物指的是对林木、树种等正常的发育生长造成影响,导致林业严重损失的病虫、杂草及其他一系列的林业有害生物。又可分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和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是产于国外,经过中间途径进入我国的有害生物。而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物质则是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局部性有害生物,具有能随植物或植物产品传播,危险性大的特点,并经国家林业局进行了传播禁止公告的发布。可以说,对于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的防治意义深远,且十分迫切。
世界上,我国属于发生林业有害生物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存在的林业有害生物已经高达一百多万种。近些年来,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危害的面积八千一百万公顷左右,造成损失近九百亿元。林业有害生物是构成森林隐患,导致森林被破坏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在我国,有两百多种林业有害生物较为活跃,其造成的林业危害也最为普遍,如白蚁、红脂大小蠹、杨树蛀干害虫、松油毛虫、华北落叶松鞘蛾、沙棘木蠹蛾、松树叶蜂、双条杉天牛、杨树食叶害虫、森林鼠害、经济林虫害及其他林病害和虫害等。
二、常见的营林技术
营林作为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防治的根本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来对具有高抗能力的优良品种进行选育与推广;依据立地的不同条件,来对树种与密度作出不同选择;进行混交林营造,实施科学化育林,从而有效避免林业树种的单一化形式;以无病虫害的壮苗为进行造林;采用除草、中耕、灌水、施肥和修枝等加强措施,来管理中、幼林,保障植物的快速生长;对林业系统中存在的病虫害及时清除,有效改善卫生环境;禁止乱砍滥伐,促进林业植被生长多层次化的实现。
混交林有许多优点,但其营造难度大,目前大同市尚无一个小班是经人为设计营造而成的人工混交林,特别是株间混交和行间混交,这两种混交模式很难运用。现有混交林中最多的是小叶杨林,小老树改造中砍伐一部分旧有林木而代之以油松、樟子松形成的带状或片状针阔混交林,这种混交林内森林害虫饵料及栖息场所依然充分,天敌用以补充营养的蜜源植物依然贫乏,不能有效地达到以扩大天敌资源来抑制病虫危害的目的。采用多树种块状或不规则块状混交模式营造混交林,既可丰富林间生物种群,又可提高森林对病虫危害的自控能力。
有些病害虫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上完成其生活史,因此在营造混交
浅议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