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部地区冬季沥青路面养护
摘要]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占战略的推进和不断增多的西部地区公路里程数,大量早期的沥青路面已经或即将进入维修养护期。由于我国西部特殊的气候因素,特别是冬季较低的气温给沥青路的实际维修养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的原因及类型,并针对西部恶劣的冬季气候提出与之对应的路面养护对策。
[关键词]冬季沥青路面养护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380-01
1. 概述
199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投入,公路建设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项目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公路经过这些年的风吹日晒,严寒酷暑,以及频繁的交通瞬间大负荷作用,目前,我国西部大量的沥青路已经或即将进入维修养护期。由于我国西部特殊的气候因素,给沥青路的实际维修养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西部地区每年的5月到9月最低气温均10℃, 道路养护维修部门可以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松散及坑槽等修补,从而恢复平坦路况, 防止道路的进一步恶化。但是,在低气温的每年10 月到第二年4月,用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的方式无法随时进行修补, 而且冬季的积雪融化后容易渗入路基,再加上每天行车的震动,颠簸,从而使沥青路面的破损速度日益加剧,严重影响道路使用寿命并且影响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2. 我国西部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的原因及类型
我国西部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破损原因
沥青路面的损坏所表现出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出现各种破损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个主要方面: 1)交通负荷, 如: 严重超载、重复加载和水平荷载过大等; 2)自然环境因素, 如: 温度、湿度变化和冰冻作用等; 3)材料施工因素,有排水设计不良,、施工质量差,、材料不达标和养护管理工作懈怠等因素。并且相同的原因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公路破损,实际操作中,造成公路破损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
我国西部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类型
关于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类型的分类,国外和国内有不同的标准,根据仔细的文献分析以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在这里我国西部沥青路面破损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类:结构性破损和功能性破损。所谓功能性破损就是,沥青公路仅仅发生破损变化,而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车;而结构性破损即公路已经破损到不能正常行车需要彻底返修。可见结构性破损比功能性破损严重很多。功能性破损根据其破损的形态又可以分为裂缝(包括龟裂,不规则裂缝,纵缝,横缝)、变形(包括沉陷,车辙,波浪,壅包)、表面损坏(包括坑槽,啃边,松散,脱皮、麻面)三大类。
3. 我国西部地区冬季公路沥青路面养护
为了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畅通的行车路面,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及时修复损坏部位, 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保持公路以及公路周围的景观和环境等配套设施完好是公路养护的主要目的。
造成我国西部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的原因不同,破损的程度不同,需要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大体的可以分为三类:预防性养护,矫正性养护以及大修。考虑到我国西部地区冬季气温较低的因素,由功能性破损造成的大修一般每年的5月到1
浅谈西部地区冬季沥青路面养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