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其琼单位:武汉市葆春蜂王浆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后继无人路在何方打开高端消费群体
摘要:中国养蜂业是高风险、高危险行业。养蜂场每年的经济效益是无法预测的,最终的收益是没有保障的,只能靠天吃饭。人身安全没有保障,蜂群安全没有保障,放蜂场地没有保障,养蜂难,难于上青天。
中国的养蜂人具有大智大勇、大慈大悲精神。没有大智大勇,谁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危险从事养蜂?中国养蜂人每年为国创汇数亿美元,为全球6大洲、46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众健康做出了贡献,而且帮助46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蜂王浆进口商,获得超过贩毒几十倍的暴利。而为全球蜂王浆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中国养蜂人却落到两手空空,后继无人的下场。
中国养蜂业后继无人,主要是经济效益低下造成的,预测未来蜂产品的原料供应将越来越少,如果能将蜂产品的价格卖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卖出人格、卖出国格,养蜂业何患后继无人?
中国蜂业路在何方
朱其琼
二十世纪70年代,笔者在昆明至北京的特快列车上,长夜难眠,彼此聊起各人的职业时,有人是支边干部、有人是邮电工人、也有商业工作者。惟轮到本人时,故意不急不徐地说:“我的工作冬天在南方,夏天在北方,四季花香,百花绽放的地方。”果然,一语惊四座,原本沉闷的气氛立马活跃起来,在哄笑声中叫喊连声:“快说,快说是什么职业?太迷人了,太浪漫了!”
这是当年老一代养蜂人,发自内心的自豪。虽然,当年养蜂人的“成果”并非来之颇易,也都是用汗水、泪水加血水换来的,但值。因为,当年所有吃、穿、用的东西都要凭票供应,养蜂人靠自己的蜂蜜,什么东西都能交换到,吃穿不愁,腰包也还暖和。当时一般干部月工资30元左右,县级干部也不
过50来元。养蜂人除上交副业款记工分外,还会有几百元甚至几千元的收益。当然,这几千元可万万不能让别人知道,也绝不能让任何人见到。养蜂人在家门口都是“隐形富翁”。
到70年代中期,阶级斗争越演越烈,我们当地的几位“隐形富翁”,先后中箭落马,被“割掉资本主义尾巴”,遭遇抄家——财物全部没收并展览——人被拘禁交代问题。本人虽也被抄家多次,但查无实据。不过最终还是被“变相”割掉资本主义尾巴:禁止外出养蜂,养的几十群蜂放在大队部活活饿死。接着,被指派到大队林场、米面加工厂“劳动”。粉碎“四人帮”后,政策又允许养蜂。因深知养蜂之苦,决心不让下一代子承父业,掉头全力帮助“蜂二代”“转型”;当然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了,虽历经20年“转型”之苦,必竟最终完成了“转型”。
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养蜂业持续大发展,数十万农村精英涌入养蜂战线,硕果累累、蜂业兴旺,为国创汇功不可没,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千万美元,发展到近年几亿美元。但是,这个曾经生机勃勃的行业,近年却逐渐演变成一个“夕阳产业;养蜂人“转型”的越来越多,剩下的养蜂人年龄越来越大,养蜂的收入越来越低,风险却越来越高,已经落到“甜蜜的事业”后继无人的地步。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养蜂业后继无人的原因到底在哪里?路在何方?
中国养蜂业是高风险,高危险行业
1、养蜂场每年的经济效益是无法预测的。无论你养蜂技术多么高超、流动资金多么充足,但最终的收益是没有办法保障的,只能听天由命。
2、养蜂生产完全要靠天吃饭。只要遇到一场暴风或一场暴雨,轻则造成一个蜜源花期失收,重则“水淹七军”,全场蜂群覆没。而只要一个主要花期失收,就将
中国蜂业路在何方中国蜂王朱其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