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备课时间:
1、温度计的秘密
设计:莒南县坊前中心小学刘倩倩
【教材分析】
温度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量仪器。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以温度计内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为引子,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温度计在三年级和日常生活曾经用到过,学生有感知印象;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气体、固体在一般情况下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工作。
【教学建议】
“探究——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搜集准备课堂中需要使用的典型材料,如带胶塞的小玻璃瓶、细塑料管等。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学习手段,培养学生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师可以采取谈话的形式引入新课,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和老师轻松的交流,既复习了温度计的构造,又让学生在熟悉温度计组成的基础上,进行自制温度计的活动,使学生的活动有了指向性。在探究环节我把制作温度计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制作水温度计,二是制作其它液体的温度计,实验由一般我们常见的液体水扩展到其它的液体,层层深入。学生通过自制温度计的活动,深入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所带来的乐趣,体验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并自制温度计,用归纳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教学准备】
带胶塞的圆底烧瓶、玻璃管(口服液小瓶、细塑料管)热水、冷水、烧杯、酱油、酒精、食醋、水槽、温度计、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我们就曾用过温度计,说说你们对温度计的了解吧。
2、学生自由汇报。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干湿温度计、水温计等;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温度计的组成:由玻璃泡、玻璃管、刻度组成。
温度计内部液体:有红色的,有银色的。
教师适时补充,一般情况下红色的为酒精,银色的是水银。
3、教师小结:大家对温度计的了解可真多呀,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来研究温度计,探究温度计的秘密。(板书课题:温度计的秘密)
4、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出示一支温度计、两杯水)分组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的水,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柱会上升和下降?
二、猜想假设
1、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我认为温度高液柱就上升,温度低液柱就下降;我觉得是温度计内部的液体有了变化……)
2、教师评价。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三、活动一:做个“水温度计”
(一)制定方案
1、出示器材
教师提问:要想研究温度计的秘密,我们首先制作一个“水温度计”,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冷水、热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水、口服液小瓶等实验器材,请根据提供的器材,小组讨论一下,打算用到哪些材料来做温度计,如何做?
2、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3、学生汇报交流。
根据温度计的构造引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温度计模型,并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
(实验时,要把水装满瓶子,用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使玻璃管中有一段液柱。把水温度计模型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观察液面的变化。待液柱静止后,做好标记,并做好实验记录。然后再将水温计放入冷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注意:用橡皮筋来标记液面位置。)
4、我们在做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作补充。(要注意安全,防止热水烫伤;要分工合作,做好记录。)
(二)实施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把“水温度计”模型先后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水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记录温度计的液柱是在什么条件下升降的?)
(三)展示交流
1、全班交流实验现象。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2、讨论: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
柱却上升或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3、学生讨论、汇报。
4、教师小结: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