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1
第1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现状及评价 6
地理位置和港口现状 6
(区)各港自然条件 22
江门地区航道现状 50
江门地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现状 51
港口建设优势综合评价 54
第2章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57
经济腹地 57
腹地经济现状 59
经济发展趋势 63
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68
分货类吞吐量预测 69
分港口吞吐量预测 74
第3章港口的性质和功能 80
港口的性质 80
域港口和周边港口关系及发展定位分析 82
港口功能 85
第4章船型发展预测 86
到港船舶现状 86
船型发展预测 86
第5章岸线利用规划 91
规划原则 91
岸线利用规划 91
第6章港口总体规划 114
规划原则 114
港口总体规划 114
第7章配套工程布局规划 144
港区集疏运规划 144
给、排水布局规划 146
供电、配电布局规划 149
通信导航规划、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150
第8章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规划 151
规划港区的环境现状 151
规划期各阶段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 153
港区可能出现的生态变化 154
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规划及治理措施 154
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 157
第9章规划的分期实施 159
规划分期实施 159
第10章问题和建议 164
附件一:江门市港口总体规划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报告
附件二:江门市港口总体规划港区规划图册
前言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珠江干流西江由北向南流经鹤山、江门市城区、新会,珠江水系主要支流之一潭江由西向东贯穿恩平、开平、台山、新会等地,汇入银洲湖向南经崖门出南海。区域河网交错,水道四通八达,发展水上运输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早在1902年,江门北街就建有码头,设立海关开辟对外通商口岸。建国后,地区政府十分重视港口的发展和建设,设立港航管理机构,加强了领导及建设工作,港口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先后建设了江门高沙、新会西河口、开平三埠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作业区,港口的吞吐能力、靠泊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地区生产、生活物资交流和对外贸易运输提供有力保障。近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量稳步增长,区域开辟了新会天马、台山广海、鹤山货运等大型货运作业区适应地区货运增长需求,并以港口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腾飞。到2003年全社会共建各类码头泊位281个,其中1000吨级以上泊位共72个,最大靠泊能(台山电厂专用码头),码头总长度12090延米,港口综合通过能力18,客运吞吐量338万人次,2003年全市港口实际吞吐量达2125万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加入WTO的目标实现,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对港口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新会撤市设区,江门市与新会合二为一,实施以行政
区规划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整合资源优势,全面拓展城市空间,提升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同时发挥银洲湖在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以银洲湖“临港经济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全面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更上新台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布局整合,客观要求港口建设发展与之相适应。要实现工业强市、以港兴城的目标,完善和加快港口建设更显迫切和重要。
为了加强本市港口发展建设的科学管理和宏观控制,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岸线资源,确保港口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受江门市交通局的委托,承担编制江门市港口总体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本规划遵循“以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的交通业”的总方针,根据江门市港口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现状、腹地、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交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江门市港口与广州、珠海、深圳等邻近地区港口的关系,明确港口的性质和功能,预测规划期内本市港口发展建设需求。在此基
江门港口总体规划(2004-202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