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对策浅析
摘要:水是人类生产生活最重要的物质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为丰富,但人均量却很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年内分配较为集中,年际变化较大;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体污染严重。这些现状使得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繁、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时也决定了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基于此。应当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在现行水污染治理基础之上,强化政府职责,加大违法处罚力度,改革经济刺激措施,完善水污染防治相关立法。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水环境保护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水环境污染是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低、分布不均衡、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与此同时,不少地区和流域的水污染呈现支流向干流蔓延,城市向农村扩散,地表向地下渗透,陆地向海洋发展的严重趋势。近几年来我国污水排放量以18亿立方米/年的速度迅猛增加,,这其中几乎80%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各个水域。水资源俨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紧缺资源,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2、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水污染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我也很低,同时物料消耗比较高,单位产品的污染排放量相当高;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工业集中,但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等相关建设速度极为缓慢,这与当前城市化建设和工业生产的发展需求极不适应;水污染防治资金投资不足,同时由于管理机制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原因,仅有的一些投资也很难发挥理想的效果;一些地方对废水处理提出过高的要求,耗资也很大,但相应设施建成后却很难正常运行,导致投资效益低下;不少新建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除此之外,由于当前用水和排水收费偏低,使得人们,包括一些企业缺乏节约用水意识、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水废水排放量较高,共同造成当前水资源严重浪费、水污染不能有效控制的严峻局面。农业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滥施农药、化肥,残毒流入河流,破坏了水环境,水生物日渐减少,河水自净能力逐渐减弱,对人类健康也造成威胁。
二、我国水污染防治面临的困境
从1996年《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水污染防治工作虽有一定的进展,但水环境恶化未得到根本遏制,治污速度远不及污染的速度,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1、工业水污染十分突出。一些传统企业污染严重,无力治理,生产设备落后,工艺技术过时,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高消耗、高污染的中小型企业大量存在;不少企业无视法律,违法排污等现象普遍存在。
2、城镇污水处理不力。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显著增加,但相应的污水处理建设缓慢,污水管理系统建设滞后,目前能够正常运行的仅占1/3,低负荷运行的约占1/3,剩余的1/3也只是开开停停。除此之外,我国仍有大批城市没有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或者收费偏低,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要求。
3、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我国一些地区饮用水源水质差,不合格率占25%,全国农村尚有3亿多人饮用水不安全
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对策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