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是“终点”,也是飞越高山的“起点”.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是“终点”,也是飞越高山的“起点”
一、课堂概说
教学的起点与终点,就是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回归教育的本原。新的《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是做科学,而不是学科学,是基于学习的教学,而不是基于教学的学习。
《老王》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写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在“文化大革命”那样荒唐动荡的年代,精神上没有受到污染。作者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选取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表现老王的善良与凄苦。
课堂起点是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分析“老王最后一次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的原因,肯定老王的善良;课堂终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地位再低的人也有精神世界的高追求。
课堂终点的设定对初二的学生而言可能有点高,但是这样一篇文章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上,有悖于作者的写作目的。杨绛曾经说过:《老王》是我在混乱时代对人性中善的肯定。
文章最后一句是最有力量的结束语言(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如何解读这句话也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到达拓展视野终点的关键。
二、设计与教后反思

(1)关于“愧怍”的解读,本来是采用教参上的方法,先说地位悬殊,再说社会中有幸运和不幸的人,幸运的人应该多关心不幸的人,因为我们关心老王不够,所以愧怍。后来有人说:你拿些钱、物之类的东西给乞丐,你觉得是关爱吗?我意识到学生学了这篇文章,只是知道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不幸的人(学生读一读就可以了解到),而没有意识到关爱他人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平等观念和责任感。
(2)解读老王外貌的时候,原来想采用雨果(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认识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老王丑陋的外表对照善良的内心世界,但有点脱离主题说外貌的嫌疑。学生已经知道了,我为什么还要再教?变通之后反而觉得外貌写得更加有味道,那是亲人对亲人的描写,是对死亡真实的恐惧。

(1)成功零库存
课后我一直在想,一位所谓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教新时代的学生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想到海尔有一种叫“成功零库存”的企业成功经验,我们不妨也尝试一下。
“成功零库存”就是,忘记昨天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所谓成功经验,重新研究市场,研究消费群,进行产品新开发。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忘记昨天的经验,忘记昨天是怎么教的,重新考虑学生,考虑时代进程,设计新的教学方案,再次走进作家心里,让教育始终立足在时代前沿,培养新时代的新学生。这是“起点”和“终点”的确立,也是教师继续完善教学经验的方法。
(2)教者确立教学思想的“起点”和“终点”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简单地讲,他们的新思维是:首先,他们需要别人尊重自己的生活;其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个性,自己也不评价他人的生活方式;第三,追求快节奏的生活;第四,生活中要有闪光点刺激自己的神经,使之兴奋;第五,有一个自己的交友圈子。总之是追求新思想,新潮流。课堂教学也应该紧跟学生的新思维。
①教师的个性化阅读起点
我们一直主张学习要提前预习,自学对学习语文有不可估量的优化作用。对教师来说,所谓个性张扬,就是可以写下自己对某部文学作品的认识,课堂上尽情地和学生交流体会,不失为一种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如对某个词语的运用有自己的看法,或者

是“终点”,也是飞越高山的“起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