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散打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
在散打运动的训练实践中,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好坏,最终通过运动素质表现出来。运动素质是指人体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其中散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运动员运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运动素质是支撑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能作用的物质系统。没有力量素质来支撑,运动员的技能就无法形成。
散打运动是以击中、摔倒对方得分的多少来判定胜负,击中、摔倒对方均需要力量,具体表现在上肢拳法的打击力量、下肢腿法的打击力量、摔法的力量、承受击打的抗击力量等四个方面。因此,散打训练中对各种力量素质有较高的综合要求,而不是单一地发展某种力量素质。本文主要从最大力量训练、速度力量训练、力量耐力训练三个方面来研究散打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
1、最大力量训练
功能: 能够有效地提高最大力量却不增加肌肉体积。散打比赛按运动员的体重分级进行,增大力量而不增加体重尤为重要。
训练方法:
运动员在发出动作之后回收的过程中,或者动作与动作之间的间歇期,使肌肉尽量保持合理的放松,有利于肌肉迅速补充能力物质,有利于神经调节机制得到缓冲,有利于减缓对抗肌、协同机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动作能够发出最大力量。
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运动员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量完成每一个动作,保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保证参与工作肌肉的刺激强度,从而提高训练质量,保证运动员最大力量的增长。
: 散打运动员发展最大力量,应以克制性和退让性的动力性工作方式为主,辅之静力性工作方式。静力性练运动员训练时,静力性练习量宜控制在最大力量练习总量的10% 以下。
:选择增大肌肉体积来发展最大力量时,采用的练习强度约为极限体重的75―90%。这种负荷重量可以使每组力量练习的肌肉工作强度与每组重复次数达到最佳组合。
对于高水平运动员,静力性力量练习的重要只有达到极限重量的70% 以上才会产生较好的训练效果,达到极限重量的90%―100%才能获得最佳训练效果。
: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发展最大力量,都必须保持较慢的动作速度。
原因:①动作速度过快会使练习效果向发展速度力量的方向转移。
②在进行向心力量练习时,如果动作速度太快,力量的最大发挥或接近最大的发挥只能出现在动作的开始阶段,而肌肉工作的其他阶段因器械的惯性作用却不能获得应有的负荷。
: 特点是负荷大小随肌肉力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负荷特点: 负荷强度为75%―95%,每组重复次数为 3―6 次,组数为 6―8 组,每组间歇时间为3分钟。
运用:此法适用于训练的各个时期和阶段,有利于改进用力的协调性,能迅速而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
: 特点是采用最大负荷安排。练习时逐渐达到用力极限,然后继续用中上强度的负荷量,直到机体对刺激产生劣性反映为止。
负荷特点: 负荷强度为 85%―1
浅谈散打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