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自2001年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以来,承德市双桥区范围内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课时难以保证、缺乏专业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受限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关键问题,如何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培训力度、扩大宣传以获得社会的支持将是教育职能部门和学校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所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①12年来,教育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可谓全面深入,但是承德市双桥区范围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却并不乐观,制约课程实施的瓶颈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多数学校并没有真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本文通过对承德市双桥区范围内8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评价体系等情况的调查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师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教育职能部门和教育实施机构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
二、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在调研过程中,为了深入了解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看法,笔者约访了承德市四所小学的4位校长、9名教师和60名学生,获得了有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重要信息。
(二)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研中所用的所有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承德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卷),根据调查对象不同,分为学生卷、教师卷和家长卷,调查范围涉及承德市双桥区范围内的4所小学,样本选择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从对课程的了解、课程开设情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承德市部分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30份,回收30份,无缺损问卷、无效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学生问卷共发放150份,回收150份,剔除无效问卷和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40份,%。
(三)观察法
为了了解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真实表现,此次调研采用了课堂观察法,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调查期间,共组织6次综合实践活动,共计听课42节。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一)课程开设情况
在调研的4所小学中,1所小学的班级课程表中有“综合课”,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余3所小学没有单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是以“健劳心”等课程代之。2011年至今,4所小学中有1所小学实施过5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余小学未组织过综合实践活动。
(二)对课程的认识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多数小学校长认为其价值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导致这门课程的实施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在接受访问和调查的39名小学教师中,多数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持肯定态度,少数教师认为这门课程的开设还不具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