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制管理不让优秀员工吃亏
摘要:企业家们要学到积分制的“神”,把积分用到无处不在的境界,随时用积分表达管理者的心愿,实现管理的平衡。“积分绩效福利好,不作为被打倒,散漫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这段学员们自己编写的歌词形象地表达了企业家们对积分制管理的理解和认可。
在中国的培训界所讲的管理模式当中,积分制管理应该是最能够持续地推动人的正能量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个课程。”
“学完这堂课,我们总算可以真真正正的结束我们管理学习的生涯,我们基本上可以不用学管理了。”
“我们都不缺产品,我们缺的是管理员工的方法,李荣老师就是教给我们的方法。敢问路在何方?我认为路在群艺。”
“积分制让人性与执行力达到点对点完美的结合。既可以解决我们分配中的大难题,又可以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实属不易。”
“创业19年,我参加了很多培训,但积分制是唯一一个我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在企业落地的一个课程。”
这些都是上完群艺培训的《积分制管理复制班》之后,学员们发自肺腑的感言。乍听起来,也许有读者会觉得这些话略显矫揉造作,但看着说这些话的企业家们真挚的眼神时,记者相信他们说的都是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积分制管理》究竟是怎样一门课程?这些企业家们在公司管理层面面临的关于执行力、关于人性化、关于落地等方面的问题,真的能够在《积分制管理》的课堂上找到答案吗?
带着这些疑问,7月22日,跟随着200多位企业家的步伐,记者走进了在湖北省荆门市举办的第80期《积分制管理》复制班的课程现场,聆听由积分制管理创始人、湖北群艺总经理李荣老师的分享,试图解开这些谜团。
初印象
早晨坐飞机到武汉,再经三个多小时的火车,记者终于在晚上抵达荆门市。空气里还弥漫着前一天暴雨留下的闷热。当记者随接待人员的车到达一个类似厂房车间的门外时,若不是看到一个写着“80期积分制管理复制班”的牌子,还以为来错了地方。但就在那扇门的另一侧,却端坐着来自全国各地的240余位企业家,看来他们的学习热情丝毫没有因高温闷热和路途遥远而减退丝毫。记者对于这门课程的探索之旅,也由这扇门开始。
印象一,不像培训的培训课。没有华丽的课堂,《积分制管理》的课堂就设在群艺产业园区,甚至有些简陋的感觉;老师上台演讲前,没有激情四射的音乐,没有主持人对现场气氛的煽动,没有学员近乎疯狂的鼓掌欢迎;老师上台演讲时,也没有前呼后拥的欢迎队伍,李荣只是独自缓缓从幕布后边走上台,学员们只需坐在座位上等待课程开始即可;而在老师演讲的过程中,也丝毫没有用任何语言或语调来调动现场气氛,他只是按照PPT和脑海中的逻辑思路讲述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创业故事。不得不说,相对于传统培训课堂的华丽装潢、激情演讲和气氛调动而言,《积分制管理》的课程现场,确实有点不太像做培训。
对于这一切,李荣有自己的考虑。“站在台上的时候,我觉得我不是在讲课,我是在叙事,是在讲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这是我跟其他培训讲师的区别。”在某种意义上,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分享者,作为一个同样曾经面临管理难题的老板,把十几年的管理经验分享给台下的企业家们。李荣说:“我平平静静地出场,平平静静的给大家讲授,大家平平静静地听,平平静静地记,而且还要告诉大家,回到家里要平平静静地用,最后让它平平静静地产生效果。”孰不知,只有平平静静产生的效果才能够持久,短暂的激情也许并不
积分制管理 不让优秀员工吃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