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的误诊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8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比分析病理诊断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78例(98侧)患者中,经UE诊断出32侧良性肿瘤,66侧恶性肿瘤;术后病理诊断出30侧良性肿瘤,68侧恶性肿瘤。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把4侧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分别误诊良性和恶性肿瘤,%(64/68),%(28/30)。结论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肿块,有可能发生误诊,全面分析误诊原因,正确掌握超声成像技术的原理、检查方法,完善评分标准,能有效降低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的误诊率。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误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29-01
乳腺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影响女性身体健康,导致妇女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1]。就目前的乳腺癌筛查现状来看,结果不甚理想,患者就诊时大多都已是癌症晚期,此时的疗效较差,生存时间较短。超声技术是早期诊断乳腺肿块的主要手段,针对典型病变,普通超声检查的诊断率较高,但对于早期症状不典型、血流不丰富的乳腺肿块,则容易发生误诊[2]。在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下,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逐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应用,UE的应用使乳腺癌的临床诊断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其仍然存在着假阳性、假阴性现象,具有一定的误诊风险[3]。为分析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的误诊原因,寻找预防对策,笔者对7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8例(98侧)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36-66岁,平均(±)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UE检查,均行肿瘤切除术,术后进行病理诊断。
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并充分暴露腋下区、双侧乳腺区。对患者乳腺区进行常规扫查,扫查到肿块后,仔细观察肿块形态、大小、边界、回声及血流情况。选择弹性成像模式后,将弹性图取样框范围调整为肿块范围的2-3倍,然后在肿块位置使用探头做中等速度的、轻微的震动,控制仪的压力数字显示为3、4级时对图进行冻结。图中的绿、红、蓝3色分别表示组织平均硬度、平均硬度软和平均硬度硬。
在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进行病理诊断。将病理诊断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误诊原因。
,数据比较以t检验、卡方检验为主,以P<。
2 结果
78例(98侧)患者中,经UE诊断出32侧良性肿瘤,66侧恶性肿瘤;手术病理诊断出30侧良性肿瘤,68侧恶性肿瘤。UE检查把4侧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分别误诊良性和恶性肿瘤,
%(64/68),%(28/30),详见表1。注:敏感性=100%×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特异性=100%×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
3 讨论
UE误诊原因分析大量临床

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