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加味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症效果分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加味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症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症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内尔眩晕症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泽泻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采用泽泻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内尔眩晕症疗效优于氟桂利嗪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加味泽泻汤;内耳眩晕症
内尔眩晕症又称为梅尼埃病,属于内耳膜迷路发生积水导致了特发性的内耳疾病,以耳鼻喉科患者较为常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出现波动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伴有耳鸣、耳闷感觉,间歇期则无眩晕,可出现持续的耳鸣[1]。该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的方案,我院采用加味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治疗的内尔眩晕症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合治疗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梅尼埃病诊断标准[2]。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
±)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进行治疗,10mg/次,1次/d,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加味泽泻汤进行治疗,用方如下:泽泻18g,云苓18g,生白术12g,法半夏12g,党参15g,山萸肉3g,生地黄12g,川牛膝12g,生牡蛎15g,钩藤15g。上述药物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已经恢复正常工作;有效:患者眩晕基本控制,耳鸣消失但是仍伴随听力减退;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善或者加重。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详见表1。
3 讨论
内耳眩晕症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能明确,已经证实的是内耳的病理改变是由于内耳迷路内淋巴积水引发前庭功能的障碍,正常状态下交感、副交感神经神经通过相互协调来维持内耳血管收缩与舒张,当出现植物神经紊乱时交感神经占到优势,引发了迷路的小血管痉挛,造成内淋巴的生成过多与吸收的障碍,引发迷路水肿和内腔的扩大与内耳末梢缺氧和变形的发生。中医学理论中没有此病,一般认为属于“眩晕”范畴,《内经》中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历代医家则看法不一,包含了平肝熄风、滋阴补肾、补气养血等多种治疗方法。我们认为本病眩晕是由于水饮内阻,阳应风化导致,并非风痰之邪为患,《素问》中认为“

加味泽泻汤治疗内耳眩晕症效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