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了什么邪
一对年老的夫妇带着孙女到医院看病,说不知道孩子得了什么怪病?仿佛是中了邪。突然不由自主地摇头,眨眼,手有时候一抽一抽的。一开始家长以为是孩子自己耍怪,后来发现无论怎样训斥孩子或是打孩子,孩子都没有任何改善。孩子出现怪病的时候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自己不知道或自己就是意识到了也不能控制。其实这个孩子不是中了邪,这个孩子得的是典型的儿童抽动症。孩子后来的化验也证实了这一判断。
抽动症多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病,是一种以发声抽动或者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的运动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除了上述表现之外,有的患儿还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或做强迫性动作,且至少持续2 周的时间。病程不超过1年的,称为短暂性抽动障碍,超过1年则为慢性抽动障碍。
儿童抽动症病因
目前,对于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短暂性抽动障碍有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有抽动障碍,孩子也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
大脑损伤:孩子在出生时有产伤、窒息等,更容易出现抽动障碍。
身体因素:结膜炎或倒睫能引起眨眼,上呼吸道感染能引起吸鼻、面部肌肉抽动。当这些疾病痊愈后,抽动症状仍然存在。
社会心理因素: 孩子受到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亲人去世、学习负担过重等方面的影响,使抽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药物因素: 孩子长期服用中枢兴奋剂、抗精神病药物等,其副作用可导致抽动障碍。此外:早产儿及过敏体质的孩子相对发病率高。
常见儿童抽动症类型
短暂性抽动障碍
大多数孩子在第一次发病时出现简单的运动抽动,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波动( 有时加重,有时减轻)或部位转移(从眼、面部向颈部、上下肢发展) 。常见表现为眨眼、挤眉、吸鼻、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少数出现简单的发声抽动,如单纯反复咳嗽、长叹气或清嗓等,表现和严重程度会因人而异。
慢性抽动障碍
慢性抽动障碍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2%。患儿可有简单的运动抽动或复杂的运动抽动,也可有发声抽动,但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不同时存在,而且症状相对不变,能持续数年甚至终身。
抽动秽语综合征
这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发病年龄为2~15岁。患儿的多发性、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可先后出现,也可同时出现,病程比较长,能不同程度地干扰、损害患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影响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孩子抽动,家长心理准备是关键
抽动症的孩子当中有部分会出现情绪激动和骂人,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孩子是生病。一旦孩子情绪不好,骂人。家长要么是打骂孩子,要么必过于自责,认为是父母养育失败的结果,甚至于产生绝望的情绪。
其实,短暂性抽动障碍一般不会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大多数可以自行好转。干扰少、抽动症状程度轻的患儿不需要特殊治疗,症状明显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的药物。
慢性抽动障碍的症状已经持久、固定,对日常生活、学习没有影响的患儿,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对于确诊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应及时服用药物和进行心理干预。
很多孩子,只要合理护理,正确引导,症状随着年龄就逐渐减
孩子中了什么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