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逐步加重,老年人的健康和疾病管理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骨科疾病的患病率、残疾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因此,对骨科老年患者的收治护理工作便显得愈加重要。本文主要依据在我科住院治疗的92例骨科患者在我科护理人员的用心护理下治愈出院的事实,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要求和内容,并切实分享护理过程的不同体会。
【关键词】骨科患者;老年人;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59-02
1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老年骨科患者92例,男60例,女32例,年龄60~93岁。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11例,胸椎骨折2例,锁骨骨折3例,下肢骨折6例,颈椎病、颈椎骨折10例,上肢骨折57例,股部金属异物1例,手压榨伤2例;除1例出现冠心病并发症外,其他均治愈出院。
2护理
骨科老年患者由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较好的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护理能力和护理意识。针对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根据多年来的护理实践和体会,认为对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可分为心理护理、牵引护理、饮食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四大方面。
由于老年人骨折通常由意外造成,导致突然失去正常生活能力,他们担心自己会残疾,给儿女们带来麻烦和负担,进而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心理负担主要表现为心理恐慌,治疗期间内心压力过大,有的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什么都漠不关心,也有的出现烦躁、焦虑、情绪脆弱、敏感、甚至失眠。良好的心理护理需要实现的目标是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并协调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尽可能争取家属的合作。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周到而细致地做好其生活护理,使其精神上受到安慰,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上的需要。
卧硬板床,床尾抬高,以增加反牵引力,牵引重量一般维持体重的1/7,不可随意增减。在牵引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骨突部皮肤有无受压迫,皮肤有无发痒、过敏,或引起水泡,出现溃疡等情况。对皮肤牵引的患者要观察牵引带是否滑脱、松散。骨牵引患者观察其针孔处有无渗血、感染,保持针眼干燥、清洁,用75%乙醇点针孔处,2次/日。指导家属在护理时动作要轻,不可触动骨牵引针以免引起针移位及疼痛。下肢牵引的肢体要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患肢外旋,内收,并注意腓总神经不要受压,以免造成畸形愈合或腓总神经损伤。在牵引过程中鼓励并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练习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冬季注意肢体保暖,可用棉被覆盖或包裹,防止受凉。
骨科老年患者在医治过程中,身体消耗较大,且器官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加注意对患者的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悉心照料患者的饮食,向其说明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多饮水,多食易消化又营养的食物。患者由于突如其来的疾病带来的沉重的心理负担,进而导致食欲不振,故引导患者在住院期间养成有规律、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项内容。
骨科老年患者在医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系列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压疮等并发症。患者如果在医治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将会极大地影响患者原本就沉重的思想和心理负担,给护理
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