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刚刚过去的党的十八大再次确立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对于我国今后的教育发展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以上问题,本刊近日采访了江苏英特终身教育环境研究所所长、江苏大明人文教育培训中心理事长陈东瑜。
《创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并再次确立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你对此有何看法?
陈东瑜: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至今已有10年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又陆续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三个极为重要的纲要。这三个《纲要》是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而确立了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共同构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教育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导向性、全局性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光荣和自豪。
《创新时代》: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提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方针,这个教育方针对于当时和现在的教育工作都有哪些指导意义?
陈东瑜:毛泽东同志关于教育的论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1957年提出了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对德育、智育、体育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毛泽东同志强调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以外,还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要深入实际,接近工农,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思索、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改革教育方法和考试方法,注重学生自学等。毛泽东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对当前我国教育工作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4月的《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十八大精神,深入领会领袖们和老一辈教育家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创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总政策。你如何解读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陈东瑜: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由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文如下:“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符合时代特点、内容最全面、结构最完整的教育方针。它是由
“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等三个要点共同构成。其中,“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说的是我国教育的性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说的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