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研究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网民队伍的迅速壮大,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网络独特的传播特点也使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从中央高层到普通大众,网络舆论越来越多地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然地产生了负面效应。如何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更好的发挥网络舆论的建设性作用,最大限度的消解其负面影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
二、关于网络舆论的几个问题
(一)、网络舆论对于传统舆论的突破
舆论离不开媒介。在传统媒介阶段,报纸、广播、电视对信息的把关作用是十分强大的,记者、编辑、制片人等媒体工作者和组织可以决定受众接收哪些信息、关注哪些问题。对于每一个信息而言,它们都可能成为人们舆论的焦点,但经过把关过程之后那些反映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的潜在舆论信息也许会石沉大海;网络媒介开放式的特点弱化了传统媒介中的把关作用,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无法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一一把关,这增加了形成潜在舆论的信息数量和多角度信息。
网络媒介的参与性、互动性优于传统媒介。前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去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后者虽然可以通过信件、电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否能够被报纸、广播、电视传播出去还要受到把关人的选择。
(二)、有关网络舆论专制性词语的探讨及延伸
网络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媒介,类似“监督”和“控制”这种专制性的词语应当舍弃。在谈到网络舆论问题的时候,许多文章提到“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控制”、“网络舆论引导”等命题,这些命题的提出不仅忽略了网络开放性本身,也所害了民主、自由的实现。民主和自由不仅需要实现它们的途径,还需要能够实现它们的思想来保证。对于新闻传播学来说,有很多反映民主自由的观点可以借鉴到网络舆论之中,类似“观点的自由市场”、“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等,因此将带有公平性的词语“竞争”替换“监督”、“控制”、“引导”会更好些。“网络舆论竞争”命题的提出将为网络舆论建构一个民主、自由,不受个人及组织控制的理论氛围,利于网络舆论正面健康的发展。
(三).网络舆论不是单一舆论
网络舆论不是单一的,单一的网络舆论是一种病态现象。舆论要针对一定的社会现象或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形成人们普遍的看法,此类现象和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人们观察它们的方式、角度、立场呈现多元趋势,因此网络舆论存在“不同的声音”才是常态。“民主自由是监督和争取来的,网络舆论作为民众舆论的代表应当与政府舆论有所区别,只有区别的存在才可能实现监督的职能。若“打造同一个舆论场”,则政府舆论压倒民间舆论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这一点在传统舆论阶段可以得到验证。
三、关于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监督的建议
(一)、加强主流网站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加强主流网站建设,使其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需要按照科
关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及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