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授导型教学设计《语文学习活动—动物天地》探究型教学设计《语文学习活动—动物天地》教学实施计划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科数学授课年级二年级学校梅河口市第二实验中学教师姓名:时光课题名称乘法的初步认识计划学时1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初步学习乘法的开端。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基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学生熟悉的对加法的认识到对乘法的认识是认知水平的一次本质上的飞跃,对学生有相当的挑战性。学习者分析乘法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认知内容,是一个比较陌生和抽象的概念。即将学习乘法的学生对加法的概念及其加法计算都耳熟能详相当熟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学生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家,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幻灯等教育技术,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发展,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措施:借助多媒体呈现教学资源;尝试中发现困难,引发认知冲突,产生创造需求;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的认识过程。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措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设计思路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实际操作由同数连加引入乘法,生了解求相同加数和有两种算法。3由同数连加的意义及同数连加算式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4通过同数连加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对照,学生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5总总结全课,完善知识结构。依据的理论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强调教育要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课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又相当的表达能力。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幻灯播放。幻灯播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兴趣较高。自主探究学习新知,经历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努力建构数学模型有一定的加法基础,知道求和方法,会计算。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幻灯片放映播放幻灯片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学生参与率较高。拓展运用能够在老师的提醒下发现规律幻灯片放映播放幻灯片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奇思妙想。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电脑幻灯出示主题图5出示ppt,引导观察看图。师(电脑出示主题图)。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看幻灯片,说看到了什么。生:有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生: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生:数的、算的。2+2+2+2+2+2=12。生:……如果把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溶入生动形象的情景中,必将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二、引导探索新知出示两组加法算式引导探究,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用乘法计算简便,认识乘法算式,乘号,会读算式。a比较分类b体验c强化15出示ppt,引导学生观察进入快乐大本营:师:师板书6+6+……忘了是几?师:你们认为哪种回答方法好?师:用几个几回答真是简单明了。师:如果写得简单些,想想看15个6要写出哪些数?借机迁移师板书6x15、15x6师:观察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有问题要问吗?加法算式中都是6,乘法算式中却有15?返回幻灯片,哪些能用乘法表示。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生:都是加法算式。生:一边的加数都一样,一边的加数都不一样……生答6+6+……生1:再说一遍。生2:直接说出几个6相加。生赞同第二种生生合作:将其余算式用几个几表述生逐一回答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地位,在学生观察、读一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了加法有一般加法和特殊加法,即加数都相同的加法这两类。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做了很好的铺垫。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三、“做─做”。2、第48页第1题。。15教师逐个展示引导生在本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独立认真完成。学生夺红旗观察、思考、列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故事情节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应用。“爬梯比赛”旨在培养其的合作意识,从而培养其学会倾听。“赛龙舟”,是本课的点睛之笔-乘法式表示真简便。四、畅谈收获总结全课引导总结全课,教师总结。5师:“快乐大本营”游玩即将结束。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激趣导入引导探索拓展巩固全课总结主题
精品成果展示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