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破题
城镇化来了。
7月初,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被解读为是在投石问路。舆论普遍认为,下半年国务院会公布城镇化的细则和具体规划。
这份报告的主要着力点在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大量农村转移人口的持续涌入已经让城市面临严峻的挑战。残酷的现实是,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
发改委提出的思路是“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此外,发改委开出的另一剂药方是城市群,发改委内部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解决城市病最好的办法是建城市群。
发改委称对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将哈长、呼包鄂榆、太原、宁夏沿黄、江淮、北部湾、黔中、滇中、兰西、乌昌石等10个区域性城市群纳入规划。这10个城市群中,中西部地区占据大半名额。
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来说,毫无疑问,城镇化已经被寄予厚望。在过去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城镇化一直由政府主导,还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政府平台加土地财政的模式。地方政府靠出售土地获得收入,而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涌入地方城镇建设了一座座的楼房被认为是城镇化的一种最为基本的表现形式。
但问题也很快随之而来,一方面,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被粗放式开发,土地以及由此而来的商品房价格高涨、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另一方面,农民工们并没有伴随户籍改革的完成而被接纳。相反,他们成为了城镇化过程中最尴尬的一环。农民工这一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大部分居民,其实并没有完成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破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