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尝试------体验式教学
1987年7月,我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崇敬和向往,加入了教师的行列。我想说我很幸运,幸运之神给了我让人羡慕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师范毕业的我,带着几分惶恐几分欣喜几分犹疑踏上了那三尺讲台。一脸稚气的我并不比学生成熟很多,对教师的含义也只是停留在学生时代的记忆和专业课本的解释中,只是很率性地在课堂上张扬着自己的个性。谈不上热爱,谈不上投入,每天只按部就班的上课备课,还记得我满怀豪情,充满自信地走上讲台上第一节课的光景。以为自己备好课的看得也蛮熟了就兀自讲了起来。“纸上谈兵”般的干涩,让学生不知所云,根本不愿配合,面对闹哄哄的教室,我的语言是那样苍白无力,一股燥热的汗水在我脸上和背脊上无情地流淌。尴尬的情境彻底粉碎我先前的那份傲气,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拥有智慧不等于会传授智慧。这课究竟该怎么上?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思考教研这个问题。与此同时,领导和同事的点拨与关心让我知道教研的重要,我决心让自己融入到学校已有的浓厚的教研氛围之中,做一个踏踏实实的教研参与者。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坚持多听、多看、多问、多讲,经过一次次的尝试,我的课堂应变能力逐渐增强,渐渐我的教学有了起色,开始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上自我发挥了。回首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觉得最有心得、最具收获之处是“体验式教学”。
(一)设计教学三维目标(体验式教学的核心)
1、良性发展,在目标展示上师生齐动手。
教师先了解学生“已知的”、“想学的”,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语言能力目标和态度情感目标,这样便于学生在单元结束时明辨“学到的”。
2、良性发展,在目标的实施上教与学互动。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商量,依据拟定教学阶段,采取相应的教与学的方法、手段和步骤,使学生心中有数,积极配合。
3、良性发展,在目标的检测上强调结合性,突出针对性,体现时效性。
将教师的检测意图与学生的自主检测有机结合,使目标的设置日趋客观性、时效性。
(二)营造教学气氛(体验式教学的活塞)
一种开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对提高教学效益更是鲜明无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下面我以牛津英语八A中的France Is Calling的几个教学环节为例说明。
1、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活动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学生自觉自主地把握学习的内容,把握自己本身,作学习的主人,并拥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依靠学生,相信学生。要重视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需要。学生不是知识的机械接受者,所以教师应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在课堂内外铺设出一块又一块的
“铺路石”,让学生们“踩着”这些“铺路石”到达目的地。如France Is Calling是一篇介绍法国的文章,教师先在“热身”环节不露声色地让学生介绍一个曾经参观过的地方(运用已知的),老师在这个环节上不加以任何指导,然后在学了课文内容后让学生自己比较,他们自己的介绍方法与文中的不同之处,教师再相机指导,肯定或者完善学生介绍的内容,使学生从文中汲取规范的介绍方法。课后亦可让学生回家从报刊上(如《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初中版》等),因特网上去查阅相关话题的资料,促进
我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崇敬与向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