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语句悟理悟情
我校低年级语文教学开展了“阅读识字”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构建了“三环节教学流程”。即把一节课40分钟分成三部分,前20分钟用来对课文的理解,10分钟进行与课文有关的拓展性阅读,10分钟用来写字和写话练习。《三个儿子》的教学就展示了这样的一节容量大,节奏快,效率高的课堂。
一、扎扎实实的预习,为高效课堂的基石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三环节”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我校高效课堂教学中,首先重视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于低段的预习,要求学生首先排除生字、生词障碍,课文能读得通顺流利。我在把握年段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学情实际,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紧紧围绕“识字写字”、“理解读好课文”两个重点展开教学。
如:在本课的预习要求中明确下面三点:,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做到到正确认读。,字形以及运用都要做到掌握。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基础上,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授课策略。
二、尊重学生的基础,抓识字和写字教学的实效
识字和写字是第一学段语文的教学重点,多识、写好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本课的生字,变调的比较多。在集中识字环节,在学生已有的预习基础之上,重点设计了字的读音和汉字的书写。通过范读和范写来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如“沉甸甸”的“甸”变调,“晃荡、胳膊”轻声,都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读音。在理解“拎着”一词时,给学生提供了熟悉的语言环境和动手实践。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落实词语的学习和生字的巩固。
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多数字学生识记并不难;对容易混淆出错的字和读音,需要教师未雨绸缪,及时引导提醒。读这些带生字的句子,一是为了在语言环境中进一步巩固汉字的识记效果;二是为了抓住重点句子来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三是可以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后面的阅读打基础。
三、紧贴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围绕学生读书的主线来安排教学活动。通过示范读书,自主读书,合作读书,欣赏读书,探究读书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知识,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学生示范读书,帮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读书兴趣;自主读书,展示学生的成功,增强自信;合作读书,互帮互学,扎实基础,体现真实的学习生活;欣赏读书,注重同伴引领,深化理解;探究读书,促进学生的感悟与体验,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在实践中学语文,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了1-6自然段后,总结了学习方法: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继而让学生用这个方法小组合作学习7-13自然段。参与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成就感,成就感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源,学习兴趣又反过来激发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学习,培养自主
的习惯。“教――扶――放”的做法给了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理念。
如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
品读语句悟理悟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