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心广场》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 冯志刚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
2. 经历探索小数乘法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
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积的小
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设计理念:
通过计算三种大小不同长方形的面积,引发学生思考,在比较中发
现积的变化规律,从而发现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的
小数位数的关系,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中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的过程,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街心广场情境图)
这是美丽的街心广场 , 街心广场的中间是花坛 , 花坛周围铺满了地砖 .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 看看你从图中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
二、引导探索
继续演示课件 :
生 1:我发现街心广场、花坛、地砖都是长方形的。
生 2: 我还知道了它们的长和宽 . 街心广场长 30 米,宽 20 米 ; 花坛
长 3 米 、宽 2 米 ; 地砖长 米、宽 米 .
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生:( 1)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 2)花坛的面积?
( 3)地砖的面积?
(4)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它们
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
请同学们快速计算一下: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花坛的面积分别是
多少?
生:汇报:(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板书)
( 1)街心广场的面积为: 30× 20=600(米 2)
( 2)花坛的面积为: 3×2=6(米 2)
地板砖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想一想怎样计算 ×, 然后四人一
小组,互相交流一下你们各自的想法。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式子:
街心广场面积: 30 × 20=600(米 2)
花坛的面积: 3 ×2=6(米 2)
看一看长与长之间、宽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
同学们对这两个式子中的长、 宽进行了比较, 现在我们比较一下 ( 1)
和( 2)两式的面积,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指板书: 30 × 20 = 600
3 × 2 = 6
( 面积从 600→ 6,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1/100 。 )
同学们的发现非常正确,你们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一下
× = 和 3× 2=6,看一看它们的面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
从刚才的比较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乘数变化积也变化。 )
小结: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了“ × ”的积都
是 。
三、感知规律
1. 试一试 . 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做一做下面两组题 ,
做完之后相邻两人互相交流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 1)4× 3= ( 2)13× 2=
4×= × 2=
× = × =
“ × ”的积是多少?怎样得到的?
“ 乘 ”的积是多少?
2. 课本 4
《街心广场》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