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食同源说紫苏.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药食同源说紫苏
紫苏,是一种具有特异香气的一年生草本唇形科植物,别名苏子,原产我国。紫苏茎叶清香扑鼻,用其汁液煮粥,吃起来清香爽口,健胃解暑。两千多年前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记述:“取(紫苏嫩茎叶)研汁煮粥,良,长服令人体白身香。”宋仁宗曾命翰林院制定消暑的汤饮,“以紫苏熟水为第一”,所以,元代诗人吴莱呤道:“向来暑殿评汤物,沉木紫苏闻第一。”
紫苏的叶、梗、种子、根均可入药,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又是一种时尚蔬菜和保健品。近年来,对其开发利用价值的广泛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紫苏的利用价值已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注意。前苏联曾专门成立了紫苏研究所,对紫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近十多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商业种植,并开发了食用油、药品、腌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我国上海、北京、陕西及东北等地区,已于十几年前开始了较大规模的紫苏栽培试验和开发利用研究。
药用价值
紫苏是一种常用中药,药用叶、种子、枝茎。《本草纲目》载:紫苏有“下气,除寒中,其子油良。除寒热,治一切冷气。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止脚气,通大小肠。通心经,益脾胃,煮饮尤胜,与橘皮相宜。解饥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
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解鱼蟹毒,治蛇犬伤。以叶生食作羹,杀一切鱼肉毒”等功效,是治感冒的特效药。近年来我国有关科研单位对300余个蔬菜样品进行了防癌促活性检测,结果紫苏名列榜首。
食用价值
紫苏茎叶清香扑鼻,嫩叶可生食,作汤或煎炒,茎叶可腌渍后食用,也可作解暑之饮料。宋代陈耆卿著《赤城志》记载,宋代浙江台州常见上市的蔬菜中就有紫苏。在煮鱼时加上点紫苏叶有解腥、增鲜提味的作用,西汉枚乘在其名赋《七发》中即开列;“鲤鱼片缀紫苏”等佳肴。可见紫苏的食用历史悠久。明代李时珍说:“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做熟汤饮之。”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也说:“菜叶癲食,煮饮亦可,子研汁煮粥食之,皆好。叶可生食,与鱼作羹味佳。”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还介绍了“紫苏粥”、“苏麻粥”以及一种紫苏泡制的饮料:“取叶,火上隔纸烘焙,不可翻动,修香收起。每用,以滚汤洗泡一次,倾去,将泡过紫苏入壶,倾入滚水。服之,能宽胸导滞。”有趣的是,在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上,也画有出售紫苏饮料。在图中有两处大伞下挂着招牌,上书“饮子”,伞下是张茶水桌。“饮子”是什么?杜甫有诗句:“饮子频通汗,怀君相报珠。”古人称汤药为饮子,那么宋代汴京虹桥一带卖的是什么饮子呢?据画上有西瓜摊来推测,季节是在夏天,所售应为紫苏饮子或香薷饮子,它们可以防暑。如今也有紫
苏饮,制法是:紫苏叶3-5张,洗净放入杯内,开水冲泡,加白糖。它在夏天饮用,可增食欲、助消化及防暑降温,还可预防感冒及胸腹胀懑。更多内容请登录中国紫苏油交易网()查询。
紫苏种子称苏子,亩产可达100-150公斤,含油30%-50%,榨出的油色浅淡似茶油,透明,味道芳香宜口。苏子油含有丰富的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从古至今,紫苏种子和紫苏油都是民间食用中的调味精品,有食疗珍品之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说:“苏子雀甚嗜之,必须近人家种矣。收子压取油可以煮饼。荏油色绿可爱,其气香美,煮饼亚胡麻油,而胜麻子脂膏。”现代研究证明,紫苏油具有抗血栓,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的作用

药食同源说紫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