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苏醒延迟
手术结束时,病人能苏醒,对刺激可用言语或行为作出有思维的回答,是病人脱离麻醉状态、安全恢复的指针。若全身麻醉后>2h,意识仍未恢复,即可认为是麻醉苏醒延迟(delay of recovery)。
病因
1. 麻醉药物过量:包括单位时间内过量、总量过大以及病人个体差异过大,麻醉药物相对过量。肝功能障碍时药物代谢减慢、肾功能障碍则药物排泄延迟和个体差异造成的麻醉耐受性差等,均可导致麻醉药物相对过量。
2. 低氧血症。
3. 低血压:对伴有动脉硬化的高血压病人,术中较长时间低血压。
4. 吸入低浓度氧:呼吸抑制、呼吸道梗阻或慢性缺氧。当PaO2<<75%时,可致脑组织缺氧,并可出现意识障碍。
5. 贫血:若术中失血量较多、Hb<20—50g/L,可出现意识障碍。慢性贫血者,脑耐受低氧的能力虽较强,但术后苏醒延迟。
6. 糖代谢紊乱出现低血糖休克昏迷:误用过量胰岛亍⑶痹诘囊鹊合赴鏊碌牡脱堑取P《?lt;;成人<。
7. 糖尿病酮症昏迷:发生在重症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用量不足的情况下,—,尿糖及尿酮体呈阳性,血酮体增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8. 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9. 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血钠>160mmol/L或血钠<100mmol/L,均可引起意识不清。血钾<2mmol/L并发心律失常。血镁<2mmol/L也可导致意识障碍。
10. 脑疾患:颅脑手术对中枢的刺激,脑水肿,脑血管意外等。
11.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病理性垂体功能减退、粘液性水肿以及医源性原因等。
12. 机体极度衰弱、恶液质、休克。
13. 其它:尿毒症、酸中毒或碱中毒、血氨增高、低温以及心跳骤停复苏后等。
预防
1. 全面了解麻醉药物的药理特性: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半衰期、代谢方式等。
2. 合理调整麻醉停药时间:根据病人的状况、手术时间、药物作用特点和药物相互等选择或终止药物。
3. 麻醉期间避免低氧血症。
4. 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发生。
紧急处理
1. 加强监测,充分给氧,保持
麻醉后苏醒延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