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黎明股份公司案例.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黎明股份公司案例
(一)造假典型
黎明股份公司经重组,现更名为沈阳新区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为沈阳新开(600167)。1999年1月,黎明股份上市,拥有的“黎明”商标还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但商标虽响,产品却很差,因为知名商标可以通过打广告等手段制造出来。黎明股份以刚上市一年即爆发“亿元假账”案而臭名昭著,2002年5月被财政部长项怀诚批为做假账的典型。2000年8月29日至10月11日,财政部驻辽宁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检查组对黎明股份1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抽查,认定公司1999年度资产虚增8 996万元,负债虚增1 956万元,所有者权益虚增7 41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虚增15 277万元,利润总额虚增8 679万元。黎明股份1999年度实际亏损3 873万元,而非报告的盈利3 541万元。
(二)造假手段
(1)与关联企业或非关联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虚拟购销业务,在回避增值税的情况下,虚增利润。黎明毛纺织厂1999年度虚增利润2 902万元,属于此类。
(2)虚开产品销售发票,虚拟销售业务和销售对象,不惜付出真纳税的代价虚增利润。1999年6月和12月,公司所属营销中心虚拟沈阳红尊公司、宜昌盛泰服饰公司虚增利润1 039万元,属于此类。
(3)利用有关出口货物可以自制销售发票的条件,虚拟外销业务虚增利润。1999年6月,公司所属进出口公司虚增利润63万元,属于此类。
(4)人为扩大企业销售业务的核算范围,将不属于销售的业务人为调整到销售科目核算。黎明进出口公司将本应在“委托发出材料”科目核算的外来委托加工服装业务,通过对开发票的形式,进行销售核算,虚增销售收入888万元。
(三)造假特点
专家公认黎明股份的造假手段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1)造假时间分散,多数造假是从年初就开始准备的,而且各月分摊平均,具有均衡性,不易暴露造假痕迹;(2)造假手续齐全,从原始凭证上看,假购销合同、货物入库单、出库单、保管账、成本计算单一应俱全,具有完整性,很难发现破绽;(3)造假名目繁多,遍及公司所属的原料生产、服装加工、进出口贸易、广告、运输和销售各具领域,具有多样性,所有的造假行为都被冠以与企业自身业务相适应的合法形式;(4)在假原始凭证的基础上,按照规范的核算程序,假账真算,具有隐蔽性,真假难辨。
(四)审计情况
以同样的审计方法、同样的判断标准,针对同样的被审计账务,财政部驻辽宁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检查组在不到2个月的检查中,就查出了黎明股份的财务造假事实,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1999年由原沈阳会计师事务所改制改名而来)数年的持续专业审计居然没有发现问题:对上市后的1998、1999年报,沈阳华伦出具的是标准无保留意见,对黎明股份做假账的行为已经完全暴露后的2000年报,沈阳华伦出具是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说明段仅仅将已经公之于众的检查结果和接受税务稽查复述一遍。如果不是不具备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能力,那么就是知情不报的欺诈行为。
(五)会计与审计责任新说
为黎明上市和年报、中报做审计的华伦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签字人、所长胡丕华强调:“尽管‘包装上市’一词在当年很流行,但他们会计师事务所对黎明一点假都没做。为了黎明的年报,所里每次都花一个多月的时间,派用十多人,出来的文件资料就有小一人高。谁会想到曾经是全国的王宏明的企

黎明股份公司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