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黎战略规划空间模式研究对上海的启示
王一张振广
摘要:大巴黎○1 战略规划的研究与方案过程历时三年,这为大巴黎总体规划编制奠定了深厚基础,尤
其在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方面留下了诸多宝贵经验。由于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城市战略性意图表达的重要手
段,各团队对该核心议题进行了多角度深入地探讨,对如何打造城市多中心、如何运用城市更新促进功能
混合、如何合理运用城市加密策略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这对正在寻找未来空间调整路径的上海有着直接的
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探讨存量规划引导城市更新的手段,构建不同尺度下多中心体系,注重多尺度下
的功能混合。
关键词:大巴黎;战略规划;上海;总体规划;空间模式
1 前言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区域均衡化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城镇群,并打
破目前大巴黎地区因行政划分过细造成得城市空间发展分散与失衡的局面,法国于 2007 年
启动大巴黎战略规划,在吸取了大巴黎战略规划的方案与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修编完成了
2012 年《法兰西岛 2030 年总体规划》(Sdrif 2030)。大巴黎战略规划主要研究了区域发展不
均衡、城市蔓延、居民就业与住房困难等问题,而上海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并在寻求着可行
的应对路径。
大巴黎地区与上海在国土面积、建设规模与密度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大巴黎地区有巴
黎市与法兰西岛两个空间层次,其中,巴黎市是欧洲城市密度最高的城市,其占地面积为
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 万( 2011 年统计),人口密度约为 万人/平方公里[1];
上海内环以内占地面积 120 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 361 万人(2010 年),人口密度约为
万人/平方公里,比巴黎市还要高出 1/4[2]。法兰西岛占地面积为 12011 平方公里,人口规模
为 万(2011 年统计)[3];上海占地面积为 6340 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 2380 万(2013
年)[2],市域范围内人口容量已经接近极限。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借鉴有着大都市地区编制经
验的大巴黎地区战略研究方向与空间发展模式。
2 大巴黎战略规划
编制目的
大巴黎战略的目标既要提升“大巴黎”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要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居民的通行速率和通行距离是城市规模研究的核心内容);既要促进大巴黎地区经济的增
长,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如世界城市、宜居城市、与自然结合的城市、便捷城市,这
些都是目标所在。
但很多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和矛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
国际大都市与居民生活的舒适度也存在矛盾。大都市过于庞大的城市规模及稀缺的土地资源
往往导致居民通勤通行距离过长、缺乏与自然的亲近、居住环境较为拥挤、房价过高、支付
能力下降等弊端。因此,如何对各目标进行平衡,是此次战略规划的关键所在。
编制过程
2007 年至 2009 年中,是大巴黎战略规划的方案阶段。2007 年 12 月 27 日,总统委托
文化部部长发起了一次关于未来巴黎都市区的国际方案征集②。2008 年 6 月 4 日,总统将《法
兰西岛的城市发展与国土整治规划》委任于 10 个国际建筑与规划团队③。2009 年 3 月 12 日,
10 个团队展示其方案成果。[3]
在 2009 年期间,根据大巴黎战略规划的建议,法国进了基础设施建设。2009 年 4 月
29 日,总统宣布在首都周围建设 130 公里的公路环线,连接主要的地区中心;并接着宣布
“将大巴黎建设成为沿海都市”,建立联系巴黎、勒阿弗尔、芒特、鲁昂及周边两个大区的
高速铁路体系。
2009 年中至今,是大巴黎规划的深化研究阶段。2009 年 10 月 30 日,大巴黎国际工作
室成立,这是基于 10 个规划与建筑事务所而建立的国际工作室。大巴黎规划的战略措施首
先要在 Seine-Saint-Denis 的东部地区进行落实,国际工作室需要具体研究其落实的方式与方
法。[5] 在之前 10 个设计团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3 个团队,共同针对方案所提出的课题进
行进一步深入研究。2012 年 10 月 25 日,建立在大巴黎战略规划基础上的大巴黎地区总体
规划编制完成。
方案主题
十个方案共涉及到九个主题,分别为: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交通,城市与自然,碳排放,
政府职能,经济,社会问题,居住,文化与科研;这九个主题需要研究的深入程度不同。十
个方案均从城市结构模式、交通、城市与自然这三个主要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策略,碳排放、
政府职能、经济、社会问题这四个主题在一些方案中有所涉及
建构活动区的设计与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