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基础.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竞争市场与效率
1. 微观经济学的四个基本假设:
与市场的整体规模相比,各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必须很小,即市场是
充分竞争的;
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现在和将来的价格有充分信息;
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一致;
必须有和进入有利可图行业退出无利可图行业的自由。
2. 在理想市场状态下,个体利益最大化能够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按照基本功能,市场中的独立经济单位分为两大类,买方和卖方。买方
和卖方同时相互作用形成市场。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使交易成为可能的买方
和卖方的集合。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与竞争机制。市场通过价格信号为处于竞争中的
主体指示方向。通过竞争,推动和迫使市场主体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适应
市场者得以生存,不适应者将被淘汰。市场经济由此而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
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市场可分为竞争市场和非竞争市场。一般认为,
竞争市场比非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更有效率。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律: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适度状态。同时,
任意帕累托最适度状态都可以用一套竞争价格来实现。
3. 在讨论环境问题时,要对上述概念做出修正和扩展。
在环境物品的买方和卖方之间,并不存在现成的市场机制,这主要因为大多
数环境物品是免费取用的公共物品,没有价格。因此对环境物品存在“市场
失灵”。在现行市场机制下,包括环境物品的帕累托最适度也无法自动实现,
更多的结果是低效率或无效率(例如,环境污染)。但是通过为环境物品规定
价格或建立市场,就有可能通过竞争市场解决环境问题,并用效率标准判断
解决效果。
第二节需求、供给和均衡
1. 市场需求的概念。
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
品量。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越低,购买商品的欲望就越强,购买的商品量
就越多;同样,较低的价格也可能使一些原来没有购买力的消费者开始购买
这种商品。
2. 市场供给的概念。
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
商品量。对于生产者而言,价格越高,生产和销售商品的动力就越强,生产
的商品和销售的商品就越多;同样,较高的价格也可能吸引一些新的厂商进
入市场,从而扩大商品的供给。
3.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市场出清。这时称市场达到均衡。

4. 环境物品的价格和需求(供给)数量信息往往不存在、不确定或者很有限。
环境经济学发展的这方面的理论。
第三节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1.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和内涵。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对同种商品的效用估价不同,所以他们的支付意愿也不会
一样。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变动,每一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意程
度也会不同,消费者对其支付意愿也会不一样。
图 2-2 是消费者对某商品的个别需求曲线,通过将商品数量单位细化,可以
得到一条平滑的需求曲线。
只要找到市场需求曲线与价格线所包围区域,就可以计算一个市场中的消费
者剩余,如图 2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