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纪念毛泽东诞辰 120 周年,由世界散文杂志社,中文学学会,北京鲁迅博
物馆,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等在全国千篇征文中选出的散文类 唯一一名特等奖 ,发来大家
欣赏。
韶山赋
序歌有云:赫赫韶山,煌煌毛公。高山仰止,天下归宗。伟人驾鹤兮,去日弥远;虔心
谒拜者,数千万众。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政声人去之后,公道自在人心。乾坤厚载,
日月明镜:毛公万古不朽,韶山必定永恒。
混沌初开,盘古书写憧憬;日月经天,女娲编织彩虹。故禹铸九鼎,绘千里之潇湘;宙
摄八垠,凸万载之韶冲。昔者虞舜南巡,涉黄河,过江汉,跸洞庭。迨至斯地也,喜见山气
浮酣,风物宜人,遂奏箫韶九成,舞娥皇女英。引凤来仪兮,百鸟和声。夫韶山兮,因之始
名。
韶山至美矣,天地之神物,造化之妙功。其美之根兮,不与众同。昔誉韶山者,名曰八
景:韶峰耸翠、石屋清风、塔岭晴霞、顿石成门‥‥‥。今人作文,缘此者甚矣,或摘句寻
章,或半爪一鳞。而余观之,谓八景者,凡山咸举,多有雷同;文人涂鸦,少有天成。韶山
大美兮,盖因乾坤定数,阴阳合中;天设地造,了无斧痕。鲲戏溟之北,水击三千里,波连
韶河成底蕴;鹏翔云之端,振翼九万程,风动湖湘铸灵魂。其势也锁鈅,上承荆楚之广袤,
下控赣粤之要冲。湘中仙境,华夏南宫。地质为银田寺旋扭,寿亘不计年;形貌乃株罗纪基
奠,史谓燕山运动。山、丘、岗、原齐备;谷、洞、冲、壑并荣。山水钟聚祥瑞,黎庶先贤
遗风。洞庭八百里,龙脉于此结穴;南岳七十二,当推斯地为峰。湘江北去,荡荡乎,八川
分流,携韶河以远;岳麓东来,巍巍哉,九天紫气,绕韶峰而蒸。地呈佳构,形若国图之倒
观;天道垂爱,德胜韶乐之流韵。若夫登高而临远,见山水秀绝,真若幻若梦。衡山南峙,
笔架北耸,祝融亭炬位西,龙马息肩于东。更兼牛形山、木梓山、鹰嘴山,左穿右插,比肩
连坐; 仙女庵、 凤仪亭、 胭脂井, 前拥后抱, 神韵仙风。 狮子山绣球翻滚, 石鼓山鼓声殷殷。
龙头山、虎歇坪,龙腾虎跃;滑油潭、滴水洞,龙宫清泉眼,人间广寒宫。至若四时交替,
阴阳回轮,则百川竞秀,万壑峥嵘。峰回云开,山青青兮水墨挂天幕;路转雾散,水澹澹兮
丹青悬画屏。石献天外“飞来船” ,(一块大部悬于山外的船形巨石,现为韶山一景)林立千
年六朝松。桃花斗紫,杜鹃争红;斑竹滴翠,松黛柏青。可搜兰搴芷,能登岩攀藤。珍禽异
兽,鶴舞凤鸣。一山锦绣天造就,满川清风自然成。灿灿天下景,咸集斯地中。
韶山至伟矣,人文之薮泽,盖世之奇功。当骄地杰人灵兮:先得舜帝之幸顾,继出毛公
泽东。 可傲人杰地灵兮: 先贤赐之以名兮, 毛公付之以魂。 人文山水, 珠联壁合, 益彰相成。
至若溯源逐本,稽古追终,涉昭王东伐之盛事,牵汉候亭之遗踪。屈大夫临江行吟,褚遂良
谪守留痕。传李太白醉卧,闻杜子美游幸。然,如此风云际会,实乃大戏之前声。序曲为垫
高潮兮,铺排实迎毛公。明洪武十三年庚申,毛氏始祖太华,由赣转滇,后徙韶冲。拓荒置
业,衍族添丁。凡五百余年兮,二十代之传承。迄夫公元一八九三,光绪癸巳之岁,昆仑横
空兮, 天降祥云。 上屋场一声婴啼, 日出韶山东方红, 中国出了毛泽东。 噫嘘嘻, 鹤鸣九皋,
潜龙腾空。五千年华夏,终得绝代之明主;四万万苍生,喜有济世之救星。韶山幸甚,中华
甚幸;炎黄
全国散文类征文大赛特等奖韶山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