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福气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 5:3)
耶和华神还未造人住在地上的时候,先在这世界为人预备好许多有用而且悦人的,为的是叫人类可以生存和享受,据创世记记载,神创造这些东西的时候,只称这些东西为“物”(things)这些“物”都是为人类的需要而被造的,一直被看为属于身外的,而且必须完全受人的支配。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宝座,是除了神以外没有别的东西配得占据的。在人的里面是神自己,在人的外面是神所倾福赐下的无数美物。
但是罪给这世界带来极大的混乱,同时也是因为罪的缘故,使神所赐的美物,成了败坏人灵魂一种潜伏的根源。
人类允许外面的“物”进入内心,而把神从内心的宝座上赶逐出去,就在这时候,我们的灾祸就开始了。外面的心,根本没有平安,因为神已不再留在他心中掌权,而是那些顽强凶暴的僭位之物,在昏暗的心中各自争抢,夺取那心中宝座的首位。
上述所说的并非单单一种比喻的说法,乃是我们灵性上真正毛病的正确分析。在人类内心之中,有一条强韧的根,从堕落的生命发生出来,它的天性就是要占有,不断的占有。它以极深而且激烈的情感贪求获得外面的“物”。“我的”和“属于我”这两个词,在字面上并不是罪,但若经常和无限制的使用它,就有很大的问题。这两个词所表示出的老亚当天性,比一千部神学著作所能告诉人的更清楚。它是我们灵性上病入膏肓的症候。我们的心向着那些“物”,一直在往下扎根,而且除非我们死了,我们都不敢把一条根拨起来。现在我们已到了不能摆脱这些“物”的地步,这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如今,神所赐之“物”夺取了神的地位,由于这可怕的取代,整个自然的秩序都颠倒了。
我们的主耶稣曾经提到“物”对人的害处,他对门徒说了这样的话:“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已,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太16:24-25)
讲得更清楚一点,这真理似乎是说,我们每个人里面有一个仇敌,我们竟冒着很大的危险认它居住,这个仇敌耶稣称为“生命”和“已”,或者我们可以说,就是“已的生命”。它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占有性,通常我们见到的“获得”和“利益”等字眼,就含有这种意思。人若容让这个仇敌住在里面,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切都要失去。若是拒绝它,为主的缘故把一切都舍弃了,到最后却是一无所失,反而积蓄一切,直到永生。在这里也给我们暗示毁灭仇敌的唯一有效方法,那就是籍着十字架,“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引我们达到认识神更深的路,是要经过灵里贫穷孤寂的幽谷和弃绝一切外物。这些拥有天国的有福之人(“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乃是把一切身外之物都舍弃,又把心中占有欲的根统统拔掉的人,他们就是“灵是贫穷的人”(马太福音五章三节“虚心”两字英释为“灵里贫穷”――译者注)。他们内心的光景,是贫穷到像耶路撒冷街头的乞丐那样,一无所有。基督所用“贫穷”一词的意义,实际就是如此。这种有福的“贫穷”人,再也不受外物的辖制,他们已经折断那个暴君――“物”――所加在他们身上轭。他们是得以达到这步不是凭着争战,乃是凭着降服。虽然他们不再有任何占有的欲望,但是实在是得着了一切,“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请你郑重地实践这个教训,因这教训并不像一般圣徒教训一样,只求其了解;也不象其他呆板的教条一般,堆积在头脑里。这乃是通到青草地去道路上的标志,是通到神的山上去的一条凿出来的小径。我们若是要走在这条追求成圣的道路上,就不能忽略这教训。我们必须一步一步地走上去,如果拒绝一步,我们的行进就要宣告停止。
这个新约属灵生活原则,通常都可以在旧约里找到最好的说明。从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一幅描写舍已生命的动人图画,也看到这第一位蒙大福者的经历是怎么一回事。
以撒出生时,亚伯拉罕年纪已经很老了,照他的年纪,该作以撒的祖父,因此孩子一生下来,就立刻成为他心中的喜乐和偶像。老态龙钟的他俯下身去,把孩子抱在手里,那时候起,他就成了热爱儿子的一个奴隶。由于他过于爱儿子,以致在神那方面出了事,这本是可想而知的。那个小孩子代表着他父亲心中一切神圣的东西:神的应许、神所立的约、日后的盼望,以及弥赛亚降临的美梦。他看着孩子从婴孩长成少年,他的心和他儿子的生命越连越紧,直到最后,这种关系临到危险的边缘。这个时候,神插进来要把父亲和儿子从不洁的爱中解救出来。
神对亚伯拉罕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批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创 22:2)写圣经的人没有描写那一晚在别是巴附近山坡上,这位老人要忍受怎样的痛苦。我们若闭目想象,就可以看见在星光之下,那场惊心动魄的挣扎,可以说直到那比亚伯拉罕更大的一位在客西马尼园经历的争战,一直再没有人遭受这样大的痛苦。假若是叫亚伯拉罕自己去死,恐怕要
贫穷的福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