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从北美、欧亚的发达国家到非洲、拉美和前苏联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组织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各国的社区建设、社会救助、环境保护、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各国及国际治理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一、现代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目前关于什么是社会组织( anization),国际、国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有不同的称谓或术语,如“非营利组织”(non-anizations, NPO)、非政府组织(non-anizations, NGO)、“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独立部门”(independent sector)、“慈善组织”(charitable sector)、“志愿者组织”(voluntary sector)、“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民间组织”、“免税组织”(tax-exempt sector)、“基金会”(foundation)及“非商业组织”(anizations)等等。有学者统计“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在现实中演绎出了接近50种不同称谓,[1]这些不同的称谓由于其表述的主体、背景、场合不同而各有所侧重,但是它们基本上包含了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自主性、志愿性等特征的、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性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历史悠久,它是伴随着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则是出现于17世纪时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社会团体和开展慈善救济等公益活动的组织。19世纪中叶以后,欧美国家又出现了一些有国际影响、不谋求商业利益的社会团体。这些社会团体类型多样,活动领域十分广泛。如:著名的摩根、卡内基、洛克菲勒等基金会,美国的救世军,英国的救助儿童会和乐施会等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社会组织;国际红十字会、诺贝尔基金会、各国的民办学校和慈善性医院等致力于战场救护、科学、教育、卫生等领域开展活动的各类社会组织。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往与联系的频繁和加强,社会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批旨在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事业的社会组织(如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组织等)和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各类反战组织以及对战争灾难的救援组织等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联合国积极发挥其在国际治理中的作用,组织了有社会组织参加的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人权、妇女和贸易发展等一系列世界范围的大型会议,促使社会组织关注并致力于解决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标志着社会组织开始积极参与国际重大事务的决策,逐步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性的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各国内部的社会组织都呈现出新的增长趋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萨拉蒙教授基于对22个国家(后扩大到42个国家)的分析指出:
“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里,都存在一个由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庞大的非营利部门。这个部门的平均规模大约是:%,占非农就业人口的5%,占服务业就业人口
国外社会组织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