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雷雨》中人物性格形象浅析
【摘要】曹禺的剧作《雷雨》,表现了一种对宇宙许多神秘事物不可言喻的憧憬和礼赞,在对人类情怀探幽和把握之间显示了其独特的追求,命运对人物的主宰和人对命运的抗争,构成了《雷雨》更深层次的矛盾冲突。
雷雨,有雷有雨。在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爆发了三十年来这个大家庭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典型的环境塑典型的人物性格,这群不同性格的悲剧性人物,在那个雷雨夜之后,有了各自不同的归宿。
【关健词】《雷雨》;人物;性格形象;分析
曹禺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动物,带着踟蹰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是的,《雷雨》中的人物都试图主宰自己的命运,都试图把自己的那根命运的准绳握在自己的手里。可是命运多舛,他们把那根准绳握得越紧,就被它勒的越痛。“他们怎样盲目的争执着,泥鳅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尽心尽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沼泽里的赢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在《雷雨》中,宇宙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逃不脱这黑暗的坑。所以在这个大坑中,但凡牵扯到周家大公馆的人都难逃这场毁灭性的命运。而正是这样的命运,铸就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多重性格。
一、周朴园:终为宗教所救赎的伪善、空虚、寂寞者
他是这场悲剧中唯一一个健全活下来的人。可是这所谓的健全仅仅是指身体上的,“活着的人并不是快乐的人。越清醒,越痛苦,倒是死了的人,疯了的人,比较无忧无虑,了却些生债务。”
他的空虚、寂寞表现在他内心世界的孤独,他独自在矿上,没有精神的追求,也没有知心的朋友和可以倾诉的爱人,就连他的亲生儿子周冲,也仅仅是把他当成一位高高在上的尊者,相互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年老以后的他,本该享受天伦之乐,可自那一夜后,他成了空虚与寂寞的守护者,他独守一座已经了无生气的豪宅,那里住着他两个疯了的一妻子。他的伪善,则尤为表现在对鲁侍萍的感情态度上。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弟的小姐,他抛弃了侍萍,及自己出生才三天的小儿子,所以他后来有了内疚、有忏悔。他在以后的30年里一直怀念侍萍,以及保留一切与侍萍有关的东西。在周朴园的潜意识里,他的确没有忘记侍萍,因为侍萍曾让他青春焕发和让他体会到一个女人的爱与温柔。但他这样深切怀念的,只不过是一个死人的过往以及自己逝去的青春。当真正活着的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惊喜,既而转为慌乱,然后是愤怒,最后变成冷静。他以为是她有所目的的,会揭露他的暴行,会损害他的名誉以及利益!他对侍萍的怀念有真心的成份,但当对他有所威胁时,他暴露了伪善的本性。
但到后来,经历了太多人世沧桑的周朴园终于了解到了世间真情的可贵。当侍萍再次出现在周家的客厅时,他以沉痛口吻命令周萍认生母,并向侍萍忏悔。这时的周朴园不再伪善囝,他渴望一份真情,渴望有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可最后他还是成为了一个可怜的老人,在已成为一家教学附属
曹禺《雷雨》中人物性格形象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