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疸--病理学基础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疸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丁运良
【学习目标】
、原因及发生机制。
,三种黄疸的区别。

黄疸(jaundice)的概念
黄疸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引起的巩膜、皮肤、黏膜等组织染黄。若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但临床上未见巩膜、皮肤、黏膜黄染时,则称为隐性黄疸。 (20mg/L)时,临床上即可出现明显黄疸,称为显性黄疸。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二、黄疸的类型、原因及发生机制
常见分类:①根据黄疸的发生原因分溶血性、肝细胞性和阻塞性黄疸;②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分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黄疸;③根据血清中增多的胆红素的性质分未结合胆红素(非酯型胆红素或间接反应胆红素)性黄疸和结合胆红素(酯型胆红素或直接反应胆红素)性黄疸。
(一)胆红素生成过多性黄疸(肝前性黄疸)

(1)红细胞破坏增多;
(2)旁路性胆红素产生过多。

(1)血清中非酯型胆红素增多;
(2)粪(尿)中粪(尿)胆素原增多;
(3)尿中无胆红素
【病例分析】
男性,35岁,巩膜皮肤黄染,尿颜色深黄如茶,大便颜色变深,检查:尿中胆红素无,尿胆素增加。
请根据病史,初步考虑哪种类型的黄疸?
(二)肝对胆红素的处理障碍(肝性黄疸)

(1)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运载功能障碍;
(2)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障碍(酯化障碍) ;
(3)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分泌排泄障碍;
(4)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综合处理功能障碍;

(1)血清中酯型与非酯型胆红素均增高,胆红素测定呈双相阳性。
(2)粪便中粪胆素原减少,尿中尿胆素原增高。
(3)尿中出现胆红素。

黄疸--病理学基础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ujim20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