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庭教育中溺爱的十种表现.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附: 家庭教育中溺爱的十种表现
当今父母都知道溺爱孩子是不对的,不但不会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起到不良影响,可是大多数家长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否存在溺爱。
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1.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享受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过“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特殊,习惯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 过分注意
一家人无时无刻的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也是嘻笑逗哄个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 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这样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实现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 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 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求着跪着要孩子去上学、做作业,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就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 包办代替
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也不会帮助父母减轻负担,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7. 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 剥夺独立
为了绝对安全

家庭教育中溺爱的十种表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