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其改善对策.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其改善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与乡村人口互相流动的面貌已成为一种形势,随之出现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焦点。本文着重分析了流动儿童教育现状及其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以期给予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辅助课程儿童心理问题人格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191-03
有这样一个群体,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们会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起到城镇上学,他们中又有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从城镇回到了乡村继续他们的学业,这些孩子本该有个稳定的学习环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不得不跟随父母在城镇与乡村之间徘徊,这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流动儿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流动逐渐由分散的、跑单帮的流动向家庭型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过去“单身外出”的方式而是以“举家迁徙”的形式进行流动。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由于市场需要,江阴市流动人口总数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市流入人口已经超过了100万人,占到了全市总人口的50%左右,江阴成了流动儿童较多的地区。目前,,其中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就读的分别为10879人、33530人、9784人、2752人,分别占当地学生总人数的19%、59%、17%、%,占到了全市入园、%。
一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
就业压力的增大,部分农民工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获取更多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因此许多农村地区的儿童跟随父母在其打工的地方上学已成为普遍现象。当地政府通过给予学费以及生活费的补助,并且减免借读费等举措来帮助学生解决部分困扰他们的经济问题,但是流动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依然很难以得到保障,普遍体现在学生学业成就低下、心理状态消极、存在人格发展缺陷等方面。流动儿童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们的流动性,他们其中只有很少数可以在同一个地区完成从幼儿园到高中这个连续的学业过程,相反很多流动儿童因其父母工作地变动也在频繁地转校。在这种不稳定的教育环境下断断续续地完成他们的学业,就需要孩子们不断地适应新环境,从而给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流动儿童的生存及教育问题
这里可以把流动儿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父母去城镇打工时,等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将孩子接入城镇中,并安置在城镇的学校里读书;还有另外一部分孩子,他们出生在城镇或者之前在城镇生活过,但由于父母繁忙无暇顾及孩子或父母无法承担城镇学校昂贵的学费,便将孩子送回农村由其他监护人管理并继续学业。这两种情况下的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教育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城镇中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从农村来的孩子对自己的角色感到困惑,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孩子们也离开了昔日村里的同学和玩伴,导致大多数孩子几乎一整天都是独自一人,没有交流,没有倾诉,没有关爱,渐渐地孩子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就算部分孩子开始慢慢融入城镇儿童的生活,在生活习性上也都大相径庭,大多数农村儿童进入城镇后发现身边城镇小朋友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其改善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cweywk9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