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
主编唐建华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郑惠
第三章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 第九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1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2
诊断和治疗
3
预防措施
4
第九节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是指新生儿期内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和皮
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
功能受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寒冷、机体散热大于产热、缺氧和酸中毒↓
皮下脂肪发生凝固
↓皮肤发硬
↓
皮肤血管痉挛收缩,血流缓慢淤滞-皮肤暗红
组织缺氧
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水肿、发亮
↓↓
↓血容量减少
↓↓
DIC ---- + ---- 休克→多器官受损
病因与发病机制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临床表现
多器官损害
皮肤硬肿
低体温
一般表现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病情分度
分度
肛温
腋-肛温差
硬肿范围(%)
器官功能改变
轻
中
重
≥35℃
<35℃
<30℃
正值
0
负值
<20
20~50
>50
无明显改变
器官功能低下
器官功能衰竭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辅助检查
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尿素氮、肌酐、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
必要时可做ECG及胸部X线摄片检查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致病因素
体温降低
皮肤硬肿
新生儿寒冷
损伤综合征
诊断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新生儿
水肿
鉴别诊断
新生儿
皮下坏疽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儿科学基础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