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纲要》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们选择“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融合的策略”作为贯彻《纲要》的切入点,就是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研究中,吸收新鲜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经验,改变以传统知识为核心的课程观,把教育过程构建为让参与其中的所有人,尤其是幼儿、教师都能共同发展的过程。
正文:
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和主题活动游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讲区域游戏关注的是区域材料的使用和挖掘。主题活动和游戏是关注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因此,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结合形成教育整体,有效支持主题活动的深入,丰富扩展。反过来又促进幼儿在区域中探索体验,实现教育价值的提升。
一、主题活动为区域游戏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
《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应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年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进入大班的幼儿,每天都要进行多种的观察记录、新闻播报、天气预报,计划自己一段时间要做的事情等等,这都离不开幼儿对日期、时间的观察、认识。至此,教师想利用挂历这一包含丰富教育价值的物品为孩子们搭建自我发现、自我操作、自我展现、自我发展的平台。让孩子们在与挂历、与同伴交流互动中收集、整理、总结其中的信息,从而获得发展。
在教师期待和对幼儿的观察中,幼儿从认识月、星期、日的数字开始。很快,有一天一个小朋友兴奋得把他的发现告诉老师“挂历中的数字大小,还有字体不一样”。一个发现带动和启发了众多小朋友的关注。随后小朋友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不一样。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月份与天数排的规律不一样,年历的大小不一样,图案、颜色、形状、质地、来料、厚薄都不一样……。随着一个个的发现,孩子们对挂历的兴趣、探究的需求也越来越浓。于是,关于“年历”的主题伴随着幼儿的兴趣探究不断的深入和扩展。
年历、挂历过期了还有什么用?教师抛给小朋友一个问题,围绕问题孩子展开了讨论。这么漂亮的画制成画册、叠成小帽子、做成小裙子、做成装饰品摆在屋里……。多好的建议呀!我们一起动手试试吧!教师赞赏的给与支持,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的欲望。
1、围绕主题创设区域、提供适宜的材料,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
随着幼儿对游戏的需求,原有的区域、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经过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原有的环境、场地,区域设置发生了变化。中国彩色年历展厅、年历设计室、年历玩具厂、年历服装厂一个个围绕主题活动展开的区域游戏活动产生了。丰富的游戏内容、材料,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了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小组。活动中他们自己分工,寻找相关的材料用品,共同讨论、设计、动手制作。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相互交流、合作学、能力、经验和学习方式,使每个幼儿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2、主题活动使幼儿转变了在区域游戏中的角色。
区域的调整、游戏内容的改变转变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制作服装的小工人、小小设计师、玩具制作人、时装模特等等。幼儿置身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为自己的工作忙碌着,一件件利用废旧年历制作的作品诞生了。孩子们相互介绍、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言语中充满着骄傲与自豪。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对幼儿的活动给与适时的支持、引导,教师和幼儿
浅谈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游戏的融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