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甘家大院”里的婚俗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甘家大院”里的婚俗文化
[摘要]婚姻作为家庭和社会的基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上溯可追寻至周代,古籍记载为“昏礼”。《释名》给婚姻的定义是“婚,昏时之礼也;姻,女因媒也。”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婚嫁程序就已确定,基本框架定有“六礼”:纳采(提亲)、问名(问姓名、请八字)、纳吉(订婚)、纳征(收受聘礼)、请期(定嫁娶之日)、亲迎(婚礼)。旧时南京的婚礼习俗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基本上承袭明代的仪式,从婚前到婚后,有十七项之多,甚是繁琐。
[关键词]甘家大院婚礼迎亲
一、主题陈列——《榴开百子百年好合---南京婚嫁习俗展》以静态的形式展示旧时老南京的婚嫁习俗。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经两百多年的历史,是南京地区研究民俗、民风的场所。馆址是在晚清时期南京著名文人、藏书家“甘熙”的故居基础上复建完成的,青砖小瓦马头墙的明清建筑风格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为更好地展览展示南京地区的婚俗文化,我馆借2012年工程改造之际,将原先用于紫砂陈列的临展厅调整为婚俗厅。改造后的婚俗厅宽敞明亮,把原先间隔的两个展厅连成了一个整体,既不破坏原先的传统格局又颇具现代感。新的婚俗厅打破传统展板式呆板格局,结合馆藏文物“绒花凤冠”、“绒花喜烛”等等一些从民间征集来的婚嫁绣品,整个展览以清末、民国初年南京地区的喜堂、洞房布置为场景,以微缩模式的方式来展示一套完整的老南京迎亲流程(接亲、上轿、跨马鞍、传席、拜天地、合卺酒、坐床、揭盖头、撒帐等等婚俗)。最有特色的仍是位于展厅中央的这顶大红花轿,无论是外国游客,还是姑娘小伙,都忍不住去坐一坐花轿,体验一把当新娘出嫁的乐趣,增加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整个展厅不仅有静态的陈列,也有互动式的体验,让游客更好地领略到老南京的婚俗文化、风土人情。
二、主题婚礼——以动态的方式诠释传统的中式婚礼。
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婚嫁程序就已确定,基本框架定有“六礼”:纳采(提亲)、问名(问姓名、请八字)、纳吉(订婚)、纳征(收受聘礼)、请期(定嫁娶之日)、亲迎(婚礼)。旧时南京的婚礼习俗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基本上承袭明代的仪式,从婚前到婚后,有十七项之多,“亲迎”是婚姻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将新娘迎来,然后举行一系列的礼仪活动,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婚礼。
金陵甘氏家族也是南京著名的“文化世家、书香门第”,严凤英与甘律之的一段婚缘更是传为佳话。至今甘家后人仍是活跃在南京文化界的名人,大家非常熟悉的著名影视剧演员海清(本名黄怡)恰恰也是甘家的后人。历史的沉淀积累,让“甘家大院”亦成为南京地区举办传统中式婚礼的首选,为新人提供传统中式婚礼服务,在多次举办的传统婚礼中,特别受到了涉外新人们的追捧,受到时间、场地等限制,甘家大院为新人提供婚礼“迎亲”这部分的婚礼仪式(接亲、上轿、跨马鞍、传席、拜天地、合卺酒、坐床、、揭盖头、撒帐等一系列的婚俗活动),游客亦可参与其中,体验一把中式传统婚礼热闹的气氛。
整个中式婚礼的重头戏是喜堂和洞房,所以喜堂和洞房的陈列布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喜堂位于南捕厅15号第二进大厅“友恭堂”,“友恭堂”是甘家主人进行议事、祭祀、婚礼和宴请、待客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内部构造最精巧,装饰最华贵,连厅内上端的梁架都进行了雕花工艺加工。整个大厅屋宇轩昂,充分显示了主人的财富、气势和地位。友恭

“甘家大院”里的婚俗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7